[其他]高速柴油机缸孔激光热处理工艺无效
申请号: | 86100097 | 申请日: | 1986-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0097A | 公开(公告)日: | 1987-07-15 |
发明(设计)人: | 李鲁伯;张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交通厅青岛发动机厂 |
主分类号: | C21D1/09 | 分类号: | C21D1/09;C21D11/00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专利服务处 | 代理人: | 王华 |
地址: |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柴油机 激光 热处理 工艺 | ||
1、一种高速柴油发动机气缸体缸孔激光表面热处理工艺,其特征是:
(1)为提高激光吸收率以及适应大批量生产的要求,黑化工艺采用快速磷化工艺
(2)为控制激光处理后缸孔变形以及针对高速柴油机缸孔实际最大磨损点在上止点附近的特点,建立起磨损值的数学模型,激光扫描轨迹采用不等螺距螺旋线扫描轨迹,扫描过程中,激光束功率按上述数学模型与扫描轨迹呈非线性或线性关系变化
(3)本工艺取消原机硼铸铁气缸套
(4)气缸体材质为普通灰铸铁,冲天炉熔炼,砂型铸造。
2、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激光表面热处理工艺,其特征是:黑化工艺采用一种快速磷化剂及其相应的快速磷化工艺,在常温下,工件经过清洗后,可一次磷化成膜。
3、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激光表面热处理工艺,其特征是:螺距变化规律,根据所建数学模型按线性规律变化。
4、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激光表面热处理工艺,其特征是:将缸孔处理长度分为五段,每段建立各自数学模型,在微处理机控制下,激光功率按各段的数学模型呈非线性或线性关系变化。
5、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激光表面热处理工艺,其特征是:磷化前将气缸体缸孔精镗至气缸套内孔尺寸,留珩磨余量0.01~0.0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交通厅青岛发动机厂,未经山东省交通厅青岛发动机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00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