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带空气隙的自控可变电抗器无效
申请号: | 86100229 | 申请日: | 198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0229B | 公开(公告)日: | 1988-12-07 |
发明(设计)人: | 莱奥纳德·伯尔杜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德罗-魁北克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9/14 | 分类号: | H01F29/14;G05F1/325;H01F2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付康 |
地址: | 加拿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自控 可变 电抗 | ||
1、可变电抗器包括:
(a)一个有三芯柱的铁心,其中每个芯柱都具有一个首端和一个末端,上述首端通过该铁心的第一公同接点相互连接,上述末端通过铁心的第二共同接点相互连接;
(b)供给交流电的初级线圈;
(c)控制线圈,以及
(d)给控制线圈提供直流电流的装置,该直流电流的幅值可随与可变电抗器的运行有关的电参数的变化而变;
上述初级线圈及上述控制线圈,根据铁心配置,以使上述交流电和直流电在上述三芯柱中的第一芯柱内感应出交流磁通和直流磁通,它们在交流电流分别为正、负半周时,该两磁通量的关系为相互增强或相互抵消,并且,在三芯柱的第二芯柱内感应出交流磁通和直流磁通,它们在交流电流分别为正、负半周时,交直流磁通量的关系分别是相互抵消或相互增强,在上述第一和第二芯柱的每一个中所感应的直流磁通,其密度随上述直流电而变化,因而用于改变初级线圈的电抗;
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芯柱包括由在该第一芯柱中感应产生的合成磁通所穿过的气隙,上述第二芯柱包括由在该第二芯柱中感应产生的合成磁通所穿过的气隙。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可变电抗器,其中上述三个芯柱基本上位于同一平面内;并包括两个外侧芯柱及一个置于该两个外侧芯柱之间的中央芯柱。
3、根据权利要求2的可变电抗器,其中上述铁心的第一和第二芯柱由上述两个外侧芯柱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的可变电抗器,其中铁心是由与上述平面相平行的叠层组件构成,并在至少三层中要收45°角连接,因而防止磁芯的任何局部磁饱和。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可变电抗器,其中上述铁心的三个芯柱,每个都具有同样的截面形状和同样的截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1的可变电抗器,其中上述铁心的第一和第二芯柱长度相同,其中上述第一和第二芯柱每个都具有相等截面积,并且上述第一和第二芯柱的上述气隙具有同样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的可变电抗器,其中上述第一芯柱的气隙位于该第一芯柱上铁心的第一和第二公同接点中央,上述第二芯柱的气隙位于该第二芯柱上上述铁心的第一和第二公同接点中央。
8、根据权利要求1的可变电抗器,其中上述三个芯柱均具有一个几乎圆形的十字形截面。
9、根据权利要求1的可变电抗器,其中上述铁心由其磁化曲线具有明显拐点的磁性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可变电抗器,其中上述电参数为向初级线圈供电的交流电电流的幅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可变电抗器,其中上述直流电供给装置包括对给初级线圈供电的交流电进行整流的装置以及用该整流电流向控制线圈供电的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可变电抗器,其中上述整流和供电装置包括一个将初级线圈与控制线圈相互串联的二极管桥式电路。
13、根据权利要求1的可变电抗器,其中初级线圈包括一个第一线圈和一个第二线圈,它们相互串联,分别绕在上述第一和第二芯柱上,并供以上述交流电,从而该交流电在第一铁心中感应出一个第一交变磁通,在第二铁心中感应出一个第二交变磁通;第一和第二交变磁通在所述三芯柱的第三个芯柱里相互增强。
14、根据权利要求1的可变电抗器,其中控制线圈包括一个第一线圈和一个第二线圈,它们相互串联,分别绕在上述第一和第二芯柱上,并供以上述直流电,因而该直流电感应产生一个直流磁通,在由上述第一和第二芯柱所限定的一个闭合磁路内穿过。
15、根据权利要求13的可变电抗器,其中控制线圈包括一个第三线圈和一个第四线圈,它们串联,分别绕在上述第一和第二芯柱上,并供以上述直流电,因而该直流电感应产生一个直流磁通,在上述第一和第二芯柱所限定的一个闭合磁路内穿过。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可变电抗器,其中上述电参数是向上述串联的第一和第二线圈提供交流电的幅值,并且其中上述直流电供给装置包括该交流电的整流装置以及用上述整流后的电流向串联的第三和第四线圈供电的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德罗-魁北克公司,未经海德罗-魁北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02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氧化硫的极性非质子溶剂吸收法
- 下一篇:缓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