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双气囊导管无效
申请号: | 86100323 | 申请日: | 1986-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0323A | 公开(公告)日: | 1987-06-24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亚林 |
主分类号: | A61B17/22 | 分类号: | A61B1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输尿管结石 气囊 导管 | ||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双气囊导管。
目前采用管腔内途径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导管称为套石器或取石器,它们是一种细而长的空心塑胶导管,导管腔内有一个钢丝做成的套石篮或取石钳,通过导管另一端开口的钢丝控制套石篮或取石钳的开闭。这种导管经膀胱镜被插入输尿管,当它套住或钳住结石后,再利用导管将结石从输尿管中拖出。这种导管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成功率并不很高的原因可能是套石篮或取石钳不容易套住或钳住结石,也可能是套石篮或取石钳在张力高的输尿管腔内张开不满意,也可能是其它原因;另外将套住或钳住的结石从输尿管中拖出时会造成输尿管壁的磨擦损伤。而且即使是在X线电视屏下操作,也有可能在套住或钳住结石的同时将输尿管壁一起夹住造成输尿管粘膜的撕脱损伤。虽然有的套石器或取石器的导管上安装了气囊,但由于没有改变这种导管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根本方法,所以上述问题仍旧存在。至于在输尿管镜直视下套石或钳石,也仍然会出现上述问题及其它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气囊导管是专门用于治疗输尿管结石的。
本发明是一根细而长、表面光滑、带有刻度的三腔双气囊导管。在靠近导管头部有一个气囊,通过导管尾部的开口可使空气注入该气囊使之膨胀;靠着该气囊后面有一个管腔开口,通过导管尾部的另一个开口注入的液体会从该开口流出;距离导管头部的气囊的约3~8Cm处有第二个气囊,经导管尾部的开口注入空气可使该气囊膨胀。导管的三个管腔彼此不通。导管的使用方法是:在膀胱镜直视下导管被插入输尿管,导管头部圆而细,会很容易穿过结石与输尿管内壁之间的缝隙,当导管头部引导着第一个气囊越过结石之后,停止插管,经导管尾部的开口向第一个气囊内注入造影剂使之膨胀并使之有张力的绷在输尿管内腔中,此时可经导管尾部的另一个开口注入浓度很低的造影剂,造影剂从膨胀气囊后方的导管壁开口进入结石以上、膨胀气囊以下的输尿管腔内。在X线电视屏上可以看到,该段输尿管腔由于上端被膨胀的气囊封闭,下端被结石梗阻而扩张积水,水沿导管和结石的周围流向膀胱,这时利用导管尾部的开口向导管的第二个气囊注入空气,慢慢使之膨胀。由于该气囊产生了逐渐不完全性地梗阻输尿管腔的作用,故结石下方的输尿管也会逐渐积水扩张,结石位于上下方均扩张的输尿管腔内,它下移的阻力已经很小,再加之流动的造影剂就会把结石冲向输尿管远端,最后进入膀胱。
本发明是利用液压局限性的扩张输尿管,并利用液体流动的冲力使结石下移,这不但对输尿管粘膜的摩擦损伤小,而且可以反复地在同一输尿管进行结石治疗。使用本发明可以治疗全程输尿管任何位置的结石,方法简单,对肾孟内压的影响微弱。因此它能为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指出一种新方法。
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由以下附图及说明给出: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沿A-A线的剖面图,其气囊为充气状态。
图3是本发明的使用原理图。
根据图1,导管〔1〕是一根三腔双气囊导管,它细而长,有一个锥形的小圆头和三个带有管腔的尾,它的不透X线的光滑的管壁上标有刻度;导管〔1〕是由无毒的塑胶或TEELON制成。可以弯曲,其直径不大于Fr10;导管〔1〕内有三个管腔〔2〕、〔4〕和〔5〕,管腔〔4〕是导管〔1〕中最粗的管腔;导管〔1〕上有二个气囊〔3〕和〔6〕,气囊腔经开口〔2′〕和〔5′〕与管腔〔2〕和〔5〕相通。气囊的壁是用粘合在导管〔1〕外壁上的薄乳胶制成;薄乳胶气囊壁紧裹着导管〔1〕,当通过导管〔1〕尾部的开口〔2″〕和〔5″〕注入空气时,气囊〔3〕和〔6〕会膨胀成圆柱形。管腔〔4〕的开口〔4′〕紧接着气囊〔3〕的后方,开口〔4′〕在导管〔1〕的侧壁上形成一个角度,该角度可使管腔〔4〕的液体从开口〔4′〕喷出时,其射线尽量向着导管〔1〕的尾部。导管〔1〕尾部的三个逐渐膨大的管腔,可以再安装小型开关。
根据图2,气囊〔6〕经充气后膨胀,由于气囊〔6〕的乳胶壁厚薄不同,故导管〔1〕不位于膨胀气囊〔6〕的圆心上,而是偏于一侧。气囊〔3〕的情况可以比照气囊〔6〕一样。
根据图3,导管〔1〕经膀胱〔12〕被插入输尿管口〔13〕,导管〔1〕的头部和气囊〔5〕及开口〔4〕均越过结石〔14〕;经管腔〔2〕注水,水流方向由图中箭头标出。水不但扩张了结石〔14〕上方的输尿管,而且水流产生了推动结石〔14〕移动的作用,水压被气囊〔3〕阻挡不会影响到肾孟〔9〕,经管腔〔5〕注入空气逐渐使气囊〔6〕膨胀,这可以增加水流通过输尿管〔10〕处的阻力。从而使气囊〔6〕上方的输尿管〔10〕扩张积水。结石〔14〕处于上下均扩张的输尿管腔内,加之水流的冲力,故可以很容易的移向远端输尿管〔11〕。从以上可以看出:气囊〔3〕和〔6〕膨胀后,导管〔1〕处于偏心位置靠紧输尿管壁,这样可以使导管〔1〕不致增加结石〔14〕的移动阻力。水从输尿管〔11〕流进膀胱〔12〕,经过导尿管〔7〕而排出体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亚林,未经李亚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0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从含钾炉灰中脱除氰离子的方法
- 下一篇:多层绕组接触式自耦调压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