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电子裁判陆战棋无效
申请号: | 86100330 | 申请日: | 1986-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0330A | 公开(公告)日: | 1987-07-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向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向宇 |
主分类号: | A63F3/00 | 分类号: | A63F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浙江省德清县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裁判 陆战 | ||
本发明是关于运用电子技术手段来替代裁判人工作的电子裁判陆战棋的设计。
发明的技术背景:
到本发明提出之日为止,市场上出售的都是无使用电子技术手段的传统样式的陆战棋。陆战棋的弈法主要有两种:明棋(又称亮棋)和背棋(又称暗棋)。两人弈背棋,须有第三人担任裁判,终不方便。诚然,也早有人提出运用电子技术手段来替代裁判人工作的电子裁判陆战棋的设计,但终因制造工艺复杂,成本嫌高,而无推广应用价值。
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裁判陆战棋的设计,这种电子裁判陆战棋制作方便,成本低廉,从而可望投入商品市场。
发明的说明及实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裁判陆战棋的设计。这种电子裁判陆战棋由一架电子裁判仪、带有兵种识别标记的棋子和传统样式的棋盘组成,其中的电子裁判仪又由裁判台和电子逻辑线路(含裁判结果显示方式)两部份组成。
裁判台的构造见图一。1为电子裁判仪外壳面板。2为电子裁判仪外壳底板。3为棋子插入槽挡板。挡板应有前后左右四块,合成一个刚好能容一只棋子插入的长方体槽,称为棋子插入槽,简称棋槽。棋槽也可以是非挡板式的,而在裁判仪外壳面板上制成向内凹下的凹槽。4为定接触片,简称定片。5为动接触柱,简称动柱。6为动接触点,简称动点。7为弹簧。显然,图一所示的只是半个裁判台,如果图一所示的棋槽归红子插入用,那么应有另一个样式相同的供蓝子插入用的棋槽,并还有与蓝子插入用棋槽相配套的定片、动柱、动点和弹簧。
整个裁判台共有棋槽两个、定片三十二块、动柱八根、动点八个、弹簧八根。定片与动点的规定符号及布局见图二。图二所示是无棋子插入棋槽时定片与动点相对位置的初始状态。动柱应用绝缘材料制成,至少应有绝缘措施,不使动柱与定片接触而导通电流。动点是固定在动柱上的。动点与定片应是导电的。如图二所示,动点N3、N2、N1与定片N用导线连通,动点M1、M2、M3与定片用导线连通,导线应有适当长度,能使所连动点得以各自独立地上下移动。任一动点与相邻一对或一块定片处于同一水平位置时,它们之间即相互接触连通,以图二所示初始状态时的动点M3为例,它就是与相邻一对定片A、G相互接触连通的。动点与定片接触连通的方法,可如图三所示用一对微型K型弹簧(8)制成动点,K型弹簧凭自身弹性紧触定片,也可采用其它可行的技术手段。
棋子的构造见图四。9为棋子。10为棋孔。每一只棋子的底部都须有一个棋孔,作为兵种识别标记。兵种识别标记的相互区别在于开孔位置和/或开孔深度的不同。棋子底面与四根动柱相对应而分为四个开孔区,并依据对应动点的规定符号,红子四个开孔区分别标以符号N3、N2、N1、X,蓝子四个开孔区分别标以符号M1、M2、M3、Y,见图五。棋孔开孔深度以定片A的三分之一为单位,假定定片A的三分之一长为I,则棋孔就有Ⅰ、Ⅱ、Ⅲ三个深度级,见图六。由棋子的四个开孔区与棋孔的三个深度级的十二种组合方式可得到红蓝方各十二兵种棋子共二十四个识别标号。如在蓝子开孔区M3开一个深度级为Ⅱ的棋孔,则规定该棋子的识别标号为“M3-Ⅱ”。其余类推。各子的兵种识别标号见图(表)七“识别标号”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向宇,未经李向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0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温切削刀具装置
- 下一篇:低损耗氦氖激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