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烯烃聚合反应的催化剂组份催化剂和聚合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6100355.1 | 申请日: | 1986-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08907B | 公开(公告)日: | 1990-07-25 |
发明(设计)人: | 巴布罗·乌尔里卡·洛夫格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液体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4/64 | 分类号: | C08F4/64;C08F4/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家伟 |
地址: | 芬兰埃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烯烃 聚合 反应 催化剂 方法 | ||
1、用于烯烃聚合和共聚的催化剂,其中包括:
a)一种分子式为AlRXCl3-X的金属有机铝化合物,式中R是烷基,X为1~3,
b)一种电子给予体化合物,它能与金属有机铝化合物(a)形成一种络合物,
c)一种非层型固体催化剂组分,该催化剂组分(c)是用下述方法制备:
至少用一种氯化剂对至少一种化学式为MgR′R″(其中R′和R″为C1到C20的烷基,R′,R″可相同或不同)的有机镁化合物进行氯化,形成一种载体,再在电子给予体存在下于-25到180℃用液态四氯化钛与这种制得的载体接触,最后回收非层型固体催化剂组分,所用的电子给予体选自无机和有机酯、胺、醚、醇化物、硅烷化合物、酮类和磷酰胺等,对该方法的改进在于:一是使用氯气或氯气和烷基氯化物为氯化剂,二是先将载体与TiCl4接触,然后与所述的电子给予体化合物接触,最后在没有电子给予体存在下至少再与TiCl4接触一次。
2、按照权利要求1的催化剂,其中在制备非层型固体催化剂组分c)时,载体在与四氯化钛接触前与一种硅油和一种脂肪醇或芳香醇接触。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的催化剂,其中在制备非层型固体催化剂组分c)时,所用烷基氯是丁基氯。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的催化剂,其中在制备非层型固体催化剂组分c)时,载体与四氯化钛的首次接触是在0℃以下的温度下进行。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的催化剂,其中在制备非层型固体催化剂组分c)时,所用烷基氯是丁基氯,载体与四氯化钛的首次接触是在0℃以下的温度下进行。
6、按照权利要求1或2的催化剂,其中在制备非层型固体催化剂组分c)时,所述无电子给予体化合物存在下载体与四氯化钛的接触,是在0℃以上的温度至少进行1小时。
7、按照权利要求1或2的催化剂,其中在制备非层型固体催化剂组分c)时,氯化剂是氯气,载体与四氯化钛进行接触的方式是,将载体先与四氯化钛在0℃以下接触,然后与所述的电子给予体化合物接触,此后在0℃以上,在无电子给予体化合物存在下,至少再与四氯化钛接触一次,接触时间至少1小时。
8、按照权利要求1的催化剂,其中金属有机铝化合物是三乙基铝。
9、按照权利要求1的催化剂,其中金属有机铝化合物是三异丁基铝。
10、权利要求1所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中非层型固体催化剂组分是按如下步骤制备的:
至少用一种氯化剂对至少一种化学式为MgR′R″(其中R′和R″为C1到C20的烷基,R′,R″可相同或不同)的有机镁化合物进行氯化形成一种载体,再在电子给予体存在下于-25到180℃用液态四氯化钛与这样制得的载体接触,最后回收非层型固体催化剂组分,所用的电子给予体选自无机和有机酯、胺、醚、醇化物、硅烷化合物、酮类和磷酰胺等,对该方法的改进在于:一是使用氯气或氯气和烷基氯化物为氯化剂,二是先将载体与TiCl4接触,然后用所述的电子给予体化合物接触,最后在没有电子给予体存在下至少再与TiCl4接触一次。
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载体在与四氯化钛接触前与一种硅油和一种脂肪醇或芳香醇接触。
12、按照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中烷基氯是丁基氯。
13、按照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中与四氯化钛的首次接触是在0℃以下的温度下进行的。
14、按照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中烷基氯是丁基氯,与四氯化钛的首次接触是在0℃以下的温度下进行的。
15、按照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在没有电子给予体化合物存在下,与四氯化钛的接触,是在0℃以上的温度下进行,至少进行一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液体公司,未经液体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035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非牛顿胶体分散体系的交联性组合物
- 下一篇:体外反搏和胸外心按压联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