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塑料扣环无效
申请号: | 86100358 | 申请日: | 1986-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0358A | 公开(公告)日: | 1987-09-02 |
发明(设计)人: | 南场恒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尼弗科 |
主分类号: | A44B11/25 | 分类号: | A44B11/25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吕锡永 |
地址: | 日本神奈***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 扣环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以使窄带,皮带等的有效长度可调的方式将书包、帆布背包等的窄带、皮带等的相对端联在一起的塑料扣环。
日本实用新型公告NO 49-26034公开了一种这种类型的扣环。公开的扣环包括一个带有皮带插入孔的基部以及一个滑动固定在基部的卡子滑座。皮带的一个端部穿过皮带插入孔,移动卡子滑座,将皮带夹在卡子滑座和基部之间。
这种扣环结构复杂,因为卡子滑座是作为从基部分离的移动部件。因此,这种结构不适于小尺寸扣环。此外,制作和组装也并不简单。还有,尽管操作相对简便,但卡子滑座由于振动等原因有时可能移动。在这种情况下,皮带被分开。
此外,先有技术的扣环大部由金属制成并且用在高湿度大气或盐水中时易受到腐蚀。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个没有任何分离移动部件,如卡子滑座的塑料扣环,其结构简单并能以较高限定力可靠地锁定窄带、皮带等。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个能够方便地由塑性材料模制的塑料扣环并具有良好的耐蚀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个无论任何尺寸都能够方便地模制的塑料扣环并且重量相对轻,还能够靠混合所需染料等而获得各种所需颜色,使其具有很广泛的应用范围。
为了实现本发明上述目的,这里所提供的塑料扣环包括一个凹形部件和一个凸形部件,至少凹形部件或凸形部体中的一个有两个互相平行延伸的多角形杆并联接在相对侧壁内表面之间,多角形杆垂直排列并由小于要固定的窄带、皮带等的厚度距离交错开。
在使用中,窄带、皮带等的一端从两个多角形杆下面一个杆的底面喂入,然后穿过上多角形杆周围并在其拐角折叠,然后再穿过两个多角形杆之间以及窄带、皮带等和下多角形杆之间。这样,窄带、皮带等的自由端被引到外面。在这种状态时,窄带、皮带等在两个多角形杆之间基本上呈Z形被夹持。当窄带、皮带等的茎部以松开方向拉动时即被两个多角形杆的拐角夹住,这样就防止了在拉力作用下拔出窄带、皮带等的自由端。
为了调节窄带、皮带等的有效长度,从扣环引出的自由端长度由沿两个多角形杆表面以一个方向喂入窄带、皮带等而增加或减少。
本发明上述的和其他的目的和特性从下面参照附图进行的说明将变得更清楚。
图1是一个纵向截面图,表示使用中的本发明塑料扣环的一个实施例;
图2是一个扣环部分分解的透视图;
图3是一个平面图,表示一个凹形部件;
图4是一个侧视图,表示该凹形部件;
图5是一个平面图,表示一个凸形部件;
图6是一个侧视图,表示该凸形部件;
图7是一个侧视图,表示带有联接在一起的凹形和凸形部件的扣环;
图8是一个截面图,表示带有联接在一起的凹形和凸形部件的扣环;
图9是一个纵向截面图,表示工作的扣环;
图10是一个放大比例的截面图,表示该扣环。
参照附图,所示的本发明扣环1将一对窄带、皮带等的端部2和3联接在一起。
如图2所示,扣环1包括凹形部件和凸形部件4和5,这两个部件可以连接在一起,也可以互相分离。部件4和5各自由具有高弹性的塑性材料,如尼龙整块模制而成。
凹形部件4由一个盒状部件6组成,该部件在其一端开口并能放置凸形部件5。盒状部件在其相对侧壁形成开口7,使这些开口互相面对。
盒状部件6具有狭窄侧壁8和9以及宽的上下壁10和11。上下壁10和11稍微向外凸起。壁8到11为一整体并确定一个具有内空间13的平滑盒状,在该空间内放置凸形部件5。
开口7由沿上下壁10和11相邻部分去掉侧壁8和9而形成,并具有能放置一个手指的宽度。每个开口7的相对端向内倾斜,在其顶部产生额外的空间。
凸形部件5有一个用来与开口12周围盒状部件6开口端12′啮合的茎部14。凸形部件5还有一对从与茎部14相对侧相邻的茎部14一端延伸的大致平行的柔性侧臂15。柔性侧臂15在其插入盒状部件6中时向内弯曲,并各自具有向外凸起的肩16,每个肩用来快速啮合相联的开口7的缘7′。肩16自由端之间的距离比盒状部件6侧壁8和9之间的距离稍大。
柔性侧臂15基本上呈杆状并且其外表面之间距离基本上相应于盒状部件6侧壁8和9之间距离。柔性侧臂15的肩16向内倾斜并且在具有加厚的端部17外表面终止。每个端部17有一个从纵向中间部分朝向自由端倾斜的向内倾斜表面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尼弗科,未经株式会社尼弗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0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螺钻
- 下一篇:氮基保护气氛的直接反应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