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清除农用水渠中垃圾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6100385 | 申请日: | 1986-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0385A | 公开(公告)日: | 1987-09-02 |
发明(设计)人: | 山口吉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札幌产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E02B15/00 | 分类号: | E02B1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许宾,杨梧 |
地址: | 日本北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除 农用 水渠 垃圾 装置 | ||
本发明是把农用水渠中流动的垃圾清除掉的装置。
以前,清除水渠中的垃圾时,是在水渠中与流水垂直的方向上设置捕集垃圾用的金属过滤网等,阻止垃圾流到水渠的下游去。因此,捕集垃圾用的过滤网不但容易堵塞,而且堵塞时不容易清除垃圾,又不能捕集、清除水渠中的细小垃圾。所以,以前清除垃圾的方法有这样一些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以前方法的这样一些问题而作出的。本发明提供的清除农用水渠中垃圾的装置既不用担心垃圾用的过滤网被堵塞,又能确实地捕集、消除水渠中的粗大垃圾和细小垃圾。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发明清除农用水渠中垃圾的装置的特点是在农用水渠的上游设置清除粗大垃圾的装置,在水渠的下游设置清除细小垃圾的装置,上述的清除粗大垃圾的装置具有捕集垃圾用的过滤网和排出垃圾的装置,捕集垃圾用的过滤网,是由许多截面大致为V形的型材与流水同一方向设置,而且每根型材相距适当的间隔地排列而成,排出垃圾的装置设置在捕集垃圾用的过滤网的下游侧,它能够从水中向水面移动,清除细小垃圾的装置设有圆筒形的桶体和在该桶体内与桶体同心地设置的圆筒形的过滤器,在桶体的上部设有漂浮垃圾的排出口,在桶体的底部设有沉淀垃圾的排出口,圆筒形的过滤器是用多孔筒包复过滤筒的外壁构成的,同时在与上述圆筒形过滤器位置对应的桶体上以切线方向连接进水管,在上述过滤器的下部开口处连接通往桶体外的出水管。
下面参照着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第1图是本发明的实施情况示意图,图中A是水坝,B是水渠。在该水渠B的上游设置清除较粗大垃圾用的粗大垃圾清除装置C,经过农用水池D,在水渠B的下游设置清除较细小垃圾用的细小垃圾清除装置E。
第2图至第4图是表示本发明的粗大垃圾清除装置C的第1个实施例。
粗大垃圾清除装置C基本上是由捕集垃圾用的过滤网2和排出垃圾的装置3构成的。捕集垃圾用的过滤网2是由许多截面大致为V形的型材1与水流同一方向地而且每根型材相距适当的间隔地并排排列成的。排出垃圾的装置3设置在捕集垃圾用的过滤网2的下游侧2a处,它能够从水中往水面移动。
捕集垃圾用的过滤网2是用来捕捉、收集在水渠B内流动的较粗大垃圾的设备,它是由许多截面大致为V形的型材1,使其V字面朝上而且每根型材相距适当的间隔地相互平行地排列在水渠B的全部宽度上而形成的。把捕集垃圾用的过滤网2与水流同一方向地设置在水渠B的水中,同时通过支脚4使其下游侧2a比上游侧2b高地设置成倾斜状态。而且使捕集垃圾用的过滤网2的上游侧2b连接一块一个端边接在水渠B底部B′处的整流板5。在下游侧2a设置排出垃圾的装置3。
排出垃圾的装置3是用来把捕集垃圾用的过滤网2捕捉、收集到的垃圾向水渠B外部排出的装置。该装置是由设置在水渠B上的支承框架6,与捕集垃圾用的过滤网2的下游侧2a相接地设置的导向道轨7,把垃圾从捕集垃圾用的过滤网2的下游侧2a处引导到导向道轨7并使其向水渠B外部排出的排出板8以及使该排出板8从水中往水上移动的循环链9构成的。
支承框架6横跨在水渠B上、支承框架6不但支承导向道轨7的上端部7a,而且通过链轮10a,10b支承循环链9。驱动无接头链条9的电动机11设置在框架6的上部。
导向道轨7与捕集垃圾用的过滤网2相同,是由许多截面大致为V形的型材、使其V字面朝上、并且每根型材相距适当间隔地相互平行地排列而成的。导向道轨的下端部7b与捕集垃圾用的过滤网2的下游侧2a连接,导向道轨7的上端部7a支承在水渠B上的支承框架6上,并从水中伸出水面外倾斜地设置导向道轨7。可以使导向道轨7的上端部7a濒临水渠B的外侧,并且可以垃圾收集笼12设置在临近导向道轨7上端部7a的支承框架6上。
排出板8是在长度与导向道轨7的横向宽度大致相同的平板上形成许多通水孔13而构成的,使排出板8的一个端边与循环链9连接,同时使排出板8的另一端边8a滑动地连接在导向道轨7的每根型材1上面,使其能把垃圾从捕集垃圾用的过滤网2的下游侧2a处引导到导向道轨7的上端部7a处。排出板8的另一个端边8a如第4图所示地做成凹凸不平的,用以与导向道轨7的每根型材1的上表面相吻合地滑动连接。
循环链9架设在支承框架6上的链轮10a,10b上,而且链条9临近导向轨7的一边与导向道轨7大致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札幌产机株式会社,未经札幌产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0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接触式冷轧带钢板形检测仪
- 下一篇:湖泥作为腈纶染色废水厌氧处理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