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净化硫氰酸钠溶液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6100573 | 申请日: | 1986-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0573A | 公开(公告)日: | 1987-04-15 |
发明(设计)人: | 王闽奇;陈方仪;王华先;唐凤云;应林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上海石油化工总厂 |
主分类号: | C07C161/02 | 分类号: | C07C161/02;C07C7/12 |
代理公司: | 上海石化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袁明昌 |
地址: |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阴离子 交换 树脂 净化 氰酸 溶液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硫氰酸盐的净化。
以硫氰酸钠为溶剂湿法纺丝的腈纶生产中,溶剂硫氰酸钠是循环使用的,溶剂循环时必须引出一部分提纯净化以避免系统中杂质的积累。在已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异丙醚萃取法提纯净化。该方法回收率高,工艺成熟,产品质量好,但同时也存在不少缺点,如:需消耗大量高纯酸碱,萃取过程中产生的硫氰酸腐蚀性很强,且易分解产生有害气体,异丙醚沸点低,易燃易爆,故生产现场的防燃防爆要求很高,生产中要排放大量酸性废水等。曾有人提出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净化硫氰酸钠溶液(见日本公开特许昭50-58000),该法先将硫氰酸钠溶液通过氢型阳树脂生成硫氰酸,然后经蒸馏和溶液中杂质分离,再将蒸出的硫氰酸通过已转成钠型的交换树脂得到净化的硫氰酸钠。由于硫氰酸极不稳定,易分解,以及有很强的腐蚀性,故其缺点也显而易见的。降低硫氰酸的浓度虽可减缓其分解速度,但浓度愈低,蒸馏冷凝所需的冷冻量都愈大,仅从能耗上考虑也是不经济的,也曾有报导用氯型弱碱性树脂净化硫氰酸钠溶液,但其技术经济指标较低,而且使用氯型交换树脂,处理不当将氯根带入硫氰酸钠溶液后较难除去,而作为腈纶纺丝溶剂用的硫氰酸钠溶液,对氯根含量的要求很高,一般认为51%的硫氰酸钠溶液中高于100PPm就会影响纺丝质量。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合理可靠的硫氰酸钠净化方法,它既不存在上述各种方法的缺点,而产品质量又能达到异丙醚萃取法的水平。
本发明的实质是采用功能基团为NR2的硫酸型弱碱性交换树脂,硫氰酸钠交换后用氢氧化钠洗脱,然后用硫酸对树脂进行清洗转型,树脂还原成硫酸型后循环使用。由于采用了硫酸型的交换树脂,即使不慎使硫酸根进入硫氰酸钠溶液也较易除去。整个过程包括:
其中洗脱用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2当量,转型用的硫酸浓度为1当量,交换及洗脱时的流速为(1~3)BV/小时。
如按下列要求操作则工艺更为经济合理:
(1)交换中硫氰酸钠泄漏液及交换后树脂水洗液回收后下个循环再交换,这部分溶液最好首先进入交换柱;
(2)氢氧化钠洗脱后树脂水洗液补充无离子水,用于下个循环交换后树脂的水洗;
(3)转型后树脂水洗液回收用于调配下个循环转型用的硫酸溶液;
(4)氢氧化钠溶液中PH值大于7的部分用于调配下个循环洗脱用的氢氧化钠溶液;
(5)本方法和结晶法相结合处理母液或二柱、多柱串联。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对于浓度在3%~14%,PH值在1~6范围内,总杂在12%以下的硫氰酸钠溶液均能得到明显的净化效果。一般杂质除去率80%~85%,硫酸根、氯根1000~4000PPm(折算到51%硫氰酸钠溶液中含量)相应除去率50%~85%,甲酸钠及其他还原性杂质含量3%~4%(折算到51%硫氰酸钠溶液中含量)相应除去率70%~85%,净化后的硫氰酸钠纯度可达98%左右,净化产品回收率达99%左右,产品硫氰酸钠浓度14%左右。
本发明与以往的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操作简便、工艺合理、对安全防护的要求不高、酸碱消耗量少、排放的酸性废水少、设备腐蚀轻、适用范围大、净化除杂率和净化回收率均很理想。
下面是本发明的实施例:
在装填130mlSO2-4型LewtitMP62树脂的交换柱中,将10%含杂质的NaSCN溶液200ml以3BV/小时的流速通过,当用FeCl3溶液检测流出液,出现NaSCN泄漏时,开始收集泄漏液,交换完毕,树脂床水洗,用2当量浓度的NaOH100ml洗脱NaSCN,当流出液由PH1上升到PH4时,收集产品即净化的NaSCN溶液,当流出液PH>7时,收集带碱性的NaSCN溶液,用于调配下个交换循环洗脱用的NaOH溶液,洗脱完毕用1当量浓度的H2SO4ml逆流将树脂转型供下个循环交换备用。
勘误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上海石油化工总厂,未经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上海石油化工总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0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离子镀膜的冷U阴极装置
- 下一篇:电弧炉补偿节电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