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多普勒雷达微波组件无效
申请号: | 86100585 | 申请日: | 1986-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0585B | 公开(公告)日: | 1987-06-10 |
发明(设计)人: | 姜可正;任登科;邓东明;和聚平;李伟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子探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13/00 | 分类号: | G01S13/00;G01S13/52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关元,谢晋光 |
地址: | 上海市愚园路***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普勒 雷达 微波 组件 | ||
1、本发明属于雷达技术,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多普勒雷达的微波组件,该微波组件包括振荡器、发射/接收共用天线〔2〕及混频器。振荡器由跨接在波导〔1〕内的耿氏二极管〔3〕、短路板〔4〕以及位于耿氏二极管〔3〕与短路板〔4〕之间的作为波导〔1〕的一部分的波导段构成,振荡器带有一只用于频率调谐的可调螺钉〔5〕,天线〔2〕位于波导〔1〕的远离短路板〔4〕的一端,混频器位于振荡器与天线〔2〕之间,振荡器与混频器之间的波导内有一只调整信噪比用的可调螺钉〔7〕,混频器有一只差信号的输出端〔10〕,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微波组件的混频器是一只探伸深度可调的探杆式混频器,其安置混频二极管〔6〕的金属可调螺套〔8〕带有一个聚集接收信号到混频二极管〔6〕的反射面〔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组件,其进一步的特征是混频二极管〔6〕安置在一只金属可调螺套〔8〕的中心孔内,混频二极管〔6〕与金属可调螺套〔8〕之间有一层绝缘隔离薄膜〔12〕,金属可调螺套〔8〕探伸到波导内的一端带有一个聚集接收信号到混频二极管〔6〕的反射面〔11〕,一根金属导线〔9〕连接在此反射面〔11〕的顶端与混频二极管〔6〕的金属圆柱端之间,混频二极管〔6〕的金属螺纹端与差信号的输出端〔10〕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微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混频器的金属可调螺套〔8〕带有一个圆弧形的反射面〔11〕,反射面〔11〕的凹面面向接收信号为最大的方向,圆弧张角为120°-1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子探测技术研究所,未经上海电子探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05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肉毒碱的微生物学制备方法
- 下一篇:燃料电池的带沟隔板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