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白僵菌的固体培养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6100658.5 | 申请日: | 1986-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27B | 公开(公告)日: | 1991-10-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光汉;王用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玉溪市北山林场;云南省林业厅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A01N63/04 |
代理公司: | 云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竺路玲 |
地址: |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僵菌 固体 培养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一种微生物杀虫剂的土法生产方法。
白僵菌(Beauveria)是一种半知菌类寄生真菌,属链孢霉目,链孢霉科,白僵菌属。它是一种广谱性的昆虫寄生菌,可寄生于多种昆虫和螨类。它的孢子落在虫体上,在一定条件下即可发芽直接侵入昆虫体内,大量增殖并产生孢子从而使昆虫呈白色僵死状,在林业和农业生产上,人们利用白僵菌来防治害虫如:松毛虫、玉米螟、大豆食心虫及水稻螟虫等。是一种有效的微生物杀虫剂,它使用方便,对人畜无毒对害虫的天敌无害,并有重复感染和扩散蔓延的杀虫作用,不仅能防治害虫、不污染环境,还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
目前,固体培养白僵菌生产用的培养原料,一般是用70%左右的麦麸或细米糠加30%左右的粗糠、谷壳或锯末,后者主要作填充料,在发酵过程中起到降温、排湿、通气的作用。但这些材料作填充料的缺点是贮存稍长,灭菌稍有疏忽就易引起污染而导致发酵失败。用蔗渣、鲜松针作代料也能获得发酵成功,但这种方法费工费时,而且大量采集鲜松针造成过量修枝取叶会影响林木生长,因此也不可取。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固体培养白僵菌的方法,它既能保证与原配方培养原料有相同的发酵率高、含孢量高的优点,又能大幅度减少麦麸、细米糠等粮食副产品的用量,从而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能就地取材,来源充足。
发明是这样实现的,用麦麸或细米糠或面粉混合作培养原料,加入一定水分和适量营养生长素,其中土占培养原料总量的50-85%(所用的土不一定是肥土,上、中、下层土都可应用),营养生长素为1%的尿素和2%的钙镁磷肥。将上述混和均匀的培养原料灭菌处理后,在一定酸、碱度下用一级白僵菌固体种子接种,常温下培养4-7天即可。
本发明因为以土为主要培养原料,可以就地取材,原料来源充足而经济,同时减少了运输量,从而大大降低成本。同时因为土作原料比谷壳、蔗渣、粗糠等填充料容易粉碎,能充分分散,因此容易扩散,扩散距离远,最远可达200米,有利于白僵菌的蔓延,因而杀虫效果好。
发明的具体方法由附图1所示的流程简图及实施例说明
按常规方法生产一级固体白僵菌种子。
二级固体扩大生产:将70%的土与30%的麦麸混合均匀,用原料总重量的25-30%的水将1%的尿素和2%的钙镁磷肥溶解后加到土与麦麸的混合料中充分搅拌均匀,将拌好的培养原料分装于小口培养瓶中,以装到容器的三分之一处为适。瓶口用牛皮纸盖好扎紧,在高温下进行灭菌处理。一般90℃以上温度处理2小时,然后取出料降温至30℃左右即行无菌操作,接入一级固体白僵菌种子,接种最根据气温不同为原料总重量的1-3%。一般一试管固体种子(约3克左右)可接种一瓶二级固体培养原料(约300-400克)。接种后在室内常温下培养4-7天即可形成白僵菌。出瓶后干燥、粉碎,用80目筛子过筛后即获产品。
用这种方法生产白僵菌既可减少三级大床培养的工序,也能获得一定数量的白僵菌粉产量,若实际中需要大幅度增加产量则可在此基础上进行三级大床培养,其接种量为培养原料总重量的35-40%,常温下培养4-7天即可。
此外,使用以下配方也能获得同样效果,其生产方法和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2、土70%+细米糠30%+尿素1%+钙镁磷肥2%
3、土75%+麦麸25%+尿素1%+钙镁磷肥2%
4、土85%+面粉15%+尿素1%+钙镁磷肥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玉溪市北山林场;云南省林业厅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未经云南省玉溪市北山林场;云南省林业厅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06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