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杀虫剂西高灵粉剂的生产方法和使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6100940 | 申请日: | 1986-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0940A | 公开(公告)日: | 1986-07-30 |
发明(设计)人: | 杨书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书玲 |
主分类号: | A01N59/00 | 分类号: | A01N59/00;// |
代理公司: | 河南省专利代理中心 | 代理人: | 舒万淑 |
地址: | 河南省登封县***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杀虫剂 西高灵 粉剂 生产 方法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虫剂的生产方法和使用方法,特别是一种采用高岭土作填充料的含有机氮化合物的杀虫剂西高灵粉剂的生产方法和使用方法。
西高灵粉剂是由杀虫药西维因(化学名称1-萘基N-甲基氨基甲酸酯,结与经一定处理的填充料高岭土(主要成份为AL2O3·2SiO2·2H2O)混合而成的一种粉剂杀虫剂。西维因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和杀虫谱广的优良杀虫药,被广泛用于防治粮、棉、果、菜、林、牧等方面150多种害虫,且在动植物体内易分解,不产生积累性中毒,在重量比1~4%1-萘基N-甲基氨基甲酸酯粉剂的剂量范围内,对作物没有药害。但资料报导中却并未提及用什么作填充料。据了解,我国只有一家农药厂能够生产这种杀虫药。但由于我国一般以滑石粉等作填充料,并常使用5%的西维因粉剂,因西维因粉剂造价贵而限制了它的推广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在我国分布广泛、藏量丰富、价格低廉的高岭土代替价格贵的填充料作杀虫剂西高灵粉剂的填充料,降低西维因粉剂的使用浓度和成本,打开西维因粉剂造价高推广难的局面,并解决666、DDT等有机氯或有机磷杀虫剂因有积累性毒害禁用停产后,一些地区农业生产中严重发生的地下害虫缺乏粉剂杀虫剂进行土壤处理的难题,并为粮仓防治害虫提供一种低毒安全的新杀虫剂。
该发明是这样完成的:将由重量比为1~4%的1-萘基N-甲基氨基甲酸酯与99~96%的经过一定处理的高岭土混合均匀即成杀虫剂西高灵粉剂。填充料高岭土因具有惰性,它仅起稀释作用,不易继续发生化学变化。西维因遇碱迅速分解,高岭土的PH值为5,呈酸性,与西维因的PH值相同,因而不会影响西维因药效。西高灵粉剂作土壤处理时,高岭土可以增加土壤尤其是沙土地的粘粒成份,提高土壤保水保肥性能。高岭土不仅藏量丰富,而且可就地取材,是一种理想的填充料。
高岭土需经一定处理。一般可经500~1300℃温度焙烧脱水,使含水率在1%以下,最佳焙烧温度为600-800℃。焙烧后的高岭土需破碎成细度为0.1~5mm的细粒,最好破碎成0.1~0.5mm的细粒,最后再粉碎至用200~300目筛最好用200-220目筛过筛。也可不经破碎而直接粉碎。
可以采用重量比1~4%最好2%的1-萘基N-甲基氨基甲酸酯和99-96%最好98%的高岭土配比的西高灵粉剂,使用土壤处理、粮仓用药方法防治多种害虫。
作土壤处理时,可以用西高灵粉剂2~4斤/亩,掺和一定量细沙、细土或煤渣,拌匀后于耕地前撒于地表耕地后再耙入土中,或耕地后撒于垡头再耙入土中,也可直接用喷粉器于垡头再耙入土中。
作粮仓用药时,可将西高灵粉剂均匀撒在粮仓四周(即设防虫带)或撒在粮仓门口(即设防虫线),或直接喷洒在仓壁、仓顶及粮袋、散装粮食表面防治贮粮害虫。
杀虫剂西高灵粉剂采用取之不尽的高岭土作填充料,而且又是利用现有杀虫剂,生产工艺简单,因而可有效的解决西维因粉剂造价高、推广应用困难的问题。西高灵粉剂代替高效有积累性毒害的有机氯杀虫剂666等作土壤处理时,能有效的防治蛴螬、沟金针虫、蝼蛄、地老虎等多种地下害虫和地表害虫,尤其对有机氯杀虫剂、有机磷杀虫剂产生抗性的害虫,防治效果更为突出。使作物保苗率提高20%,产量提高18%左右,并且不影响作物品质。西维因含有氮素,还可以肥土状苗。西高灵粉剂也能取代666粉剂防治粮仓多种粮食害虫,而且效果明显。
实施例一:
将重量比为2%的1-萘基N-甲基氨基甲酸酯和98%的经过600-800℃高温焙烧,含水率在0.6%以下,用破碎机破碎至2mm细粒,再用粉碎机粉碎成经过200目筛过筛的高岭土,在搅拌机中混合均匀而成的西高灵粉剂,按3~4斤/亩用量,撒施地表,耕地后耙入土中。播种小麦后于越冬期对施西高灵粉剂的施药区和未施药区进行麦苗死苗情况调查。其结果是:平均每亩死苗株数未施药区为805株,施药区为135株;虫害率未施药区为0.537%,而施药区仅为0.09%;施药后防虫效率达77.4%(主要危害害虫为沟金针虫、蛴螬)。而且发现施药区苗色浓绿,长相好;而未施药区叶色浅绿,长势弱。
实施例二:
采用实施例一所用之西高灵粉剂1.5kg,在50万斤仓容的粮仓内沿墙壁用筛子筛下宽25cm的防虫带一周,每星期查虫尸一次。结果是:防虫带内虫尸逐次递增,第五次检查,最密集处虫尸达25头/平方厘米。主要死虫有玉米象、锯谷盗、拟谷盗等(该试验选择在离磨面房近,粮食害虫多的一个粮仓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书玲,未经杨书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0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善化学或半化学甘蔗渣纸浆机械性能的方法
- 下一篇:电磁合一的带钢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