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一种新型的气调储粮动态工艺无效
申请号: | 86100978 | 申请日: | 1986-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0978A | 公开(公告)日: | 1987-11-11 |
发明(设计)人: | 苏肇侃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南京市粮食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5D88/74 | 分类号: | B65D88/74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沈根水,顾伯兴 |
地址: |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气调储粮 动态 工艺 | ||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新型的气调储粮动态工艺,属粮食储藏工艺技术。
现有的储粮工艺方法归纳起来有二种,(一)是应用化学药剂,如应用磷化铝(毒剂)熏蒸处理来解决粮食虫害等问题,达到储粮的目的;(二)采用气调储粮工艺,它是采用改变储粮环境的空气组分的方法,使之达到合适储粮要求的气体组分,从而达到储粮的目的。如在国内都是在粮食仓内,将贮粮堆用塑料薄膜密封,用真空泵将密封粮堆内的空气抽去,后用氮气或二氧化碳气体充入密封粮堆内进行储粮。在国外如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采用将粮仓改造成较好的气密性,然后用氮气或二氧化碳置换粮仓内的空气的方法,使粮仓达到储粮要求的气体组分。上述的二种储粮工艺方法均有不足之处,应用化学药剂这对粮仓工作人员以及消费者都是有害的,并且它还污染和损害种子的生命力。气调储粮工艺,由于其氮气和二氧化碳气的获得需要一定的设备,从而致使整个工艺设备复杂、笨重,投资大成本高,使用时还有一定的不安全性,不宜在实践中推广应用。目前还仅停留在实验性阶段。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气调储粮动态工艺,它能及时保证储粮的气体组分,整个工艺流程简单、设备轻便体积小,动力消耗低、投资少成本低,使用时也不受气候条件的限制,操作方便、安全,并适宜在实践中推广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在密封粮堆(2)内导出二根管子,其中管子(Ⅰ)与气体调节设备(3)的进气口相接,管子(Ⅱ)接在气调设备(3)内的循环风机(4)上,并通过循环风机(4)与气体调节设备(3)的出气口相接,在循环风机(4)的作用下,使粮堆(2)内空气通过气体调节设备(3)循环渗透,其大部分气体经管子Ⅱ仍回到粮堆(2)内,一小部分废气从气体调节设备(3)上端的风机(5)排出,粮堆(2)内的气体组分由气体检测仪(1)来测定。
附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附图2是气体调节设备图。
附图3是实施例所给出的氧气、二氧化碳气体成份变化图。
附图1中的1是检测仪、2是密封粮堆、3是气体调节器、4是循环风机,5是排废气风机。
附图2中的11是排废气风机,22是硅橡胶薄膜、21是气体扩散元件、23是循环风机。
附图3中的Ⅰ是仓温变化图,Ⅱ是对照粮堆的O、CO变化图、Ⅲ是使用设备后的粮堆O2、CO2变化图。
实施例
大米堆(2)用聚氯乙烯薄膜密封,导出二根管子,其中管子(Ⅰ)与气体调节设备(3)相接,另一根管子(Ⅱ)与循环风机(4)相接,并通过气调设备(3)内的循环风机(4)与气体调节设备(3)相接,气体调节设备(3)内装配由适合的硅橡胶薄膜所组成的扩散气体的元件组。由于硅橡胶薄膜具有选择性透气的特性,加上大米(包括仓虫及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所以进入气体调节设备(3)的空气组分通过硅橡胶薄膜的调节,大部分经管子(Ⅱ)又回入了粮堆(2)内,小部分的废气通过风机(5)排放出去。周而复之,直至粮堆(2)内的空气组分达到储粮的要求。达到储粮的要求是经检测仪(1)的测定来定。经过高温季节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四个月的实践使用,效果明显、仓内的O2、CO2气体成份均达到储粮要求,大米不生虫、变质、发热、霉烂,无污染等现象,达到了保鲜的作用。整个工艺设备简单、轻便、投资少成本低,操作方便,并不受气候条件的限制,适宜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南京市粮食科学研究所,未经江苏南京市粮食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0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