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硫化氢气体的脱硫过程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86101352.2 申请日: 1986-03-07
公开(公告)号: CN1008905B 公开(公告)日: 1990-07-25
发明(设计)人: 松冈洋夫;户井田努;浪高男;竹中战児;藤田哲男 申请(专利权)人: 日挥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C01B17/04 分类号: C01B17/04
代理公司: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代理人: 杨丽琴
地址: 日本东京千代***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硫化氢 气体 脱硫 过程
【说明书】:

本发明关系到含硫化氢(H2S)气体用液相克劳斯(Claus)反应的选择脱硫过程。

在克劳斯反应中硫化氢(H2S)与二氧化硫(SO2),按照下列方程式(Ⅰ)反应生成元素硫,此反应以前被广为应用于含硫化氢气体的脱硫。

例如,气体中低浓度的H2S用如单乙醇胺这种吸收剂吸收,将从吸收到上脱吸的浓缩H2S及SO2在两段反应中进行反应,第一段为常压,高温无催化剂,然后为常压,较低温度有催化剂时的反应,如此回收生成的元素硫。这种气相克劳斯反应在业上是最可取的。

另一方面,由于液相克劳斯反应可望在低温下进行,至今已研究了多种方法。

关于液相克劳斯过程,早期曾试验了无添加剂时在水中进的反应,但众所周知H2S很难消除。其原因可解释为由于各个组分的溶解速率不同,即使H2S与SO2同时加入水中也不能有效地进行反应。

本发明的发明者们进行了下列试验确认了这个现象。

将含2,50ppm(百万分之一)SO2及5000ppmH2S(其余为N)的气体,加入一个充满纯水的吸收反应器中,并维持40公斤/厘米表压。即使如此,观测从反应器出口的气体含H2S4,000ppm,表示H2S的吸收和反应几乎没有完成。

为了增加这些组分的溶解度,需要应用碱性水介质。然而在高pH值的状态时,作为反应产品的胶质硫难以从系统中分离出来,而其它产品则适于生成,故推荐具有缓冲作用的适当的缓冲溶液或催化剂,以保持水介质的pH值在4到5之间。因此,迄今为止,研究液相克劳斯反应已注意到选择有效的缓冲剂。

例如:

(1)日本专利公开特许公报Tokkai Sho 48-79789(1973)表明了一个过程,此过程将H2S及SO2同时加入或接连加入在一个布朗斯台德(Bronsted)碱性溶液中,此溶液含有诸如碱金属硼酸盐或碱金属磷酸盐的,具有双键氧基团的无机阴离子。

(2)日本专利特许公报Tokko Sho 52-28113(1977)表明了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H2S与一个含有用于(1)的类似化合物,其pH值为3-7的水吸收剂与SO2相接触,可取的压力为2-10大气压,然后将硫分离。

(3)日本专利公开特许公报Tokkai Sho 59-207808(1984)表明了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SO2首先被吸收于一个磷酸盐,柠檬酸盐等的水溶液中,然后一个含H2S少于20%的气体在1-100大气压的压力下,进入富含SO2的水溶液中生产硫。

然而,这种应用缓冲剂作为添加剂的传统方法,需要花费添加剂的费用,并且由于缓冲的反应也适于产生副产品硫酸盐。这些方法也引起一些麻烦,如回收的元素硫被添加剂污染,及必须处理也被添加剂污染的污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含H2O气体的简易有效的脱硫过程,消除在通常液相克劳斯反应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为含H2S的天然气提供一个选择脱硫过程。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为含H2S及CO2的气体提供一个选择脱硫过程。

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一个含SO2气体与含H2S气体在一起的脱硫过程。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个含H2S气体的脱硫过程,在那里将一部分从克劳斯反应区得到的水包硫分散相形式的回收硫,与含氧气体燃烧,生成反应时需要的SO2,以此取消必须从外界提供SO2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个脱硫过程,在那里当大部分H2S从含H2S气体中用液相克劳斯反应脱除后,用吸收剂将气体中残余硫化物净化以获得高程度的脱硫。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挥株式会社,未经日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13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