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运行中换热器的检漏无效
申请号: | 86101658 | 申请日: | 1986-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04029B | 公开(公告)日: | 1989-04-26 |
发明(设计)人: | 格梅恩·简·鲁克;詹尼蒂奥·埃里克;洛希·弗朗西斯科;霍诺尔·约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法国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王彦斌 |
地址: | 法国巴黎***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行 换热器 检漏 | ||
本方法适用于检测两种气态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的换热器,例如过热蒸汽用的换热器中产生的漏泄。这种换热器有一个低压回路和一个高压回路,在换热器的入口处将预先定量的示踪气体,通常为氦气,注入高压流体。在换热器的出口处测定低压流体中存在的示踪气体。如果低压气体为待过热蒸汽,在换热器的出口处取出少量过热蒸汽样品并进行冷凝。然后检验不可冷凝产物中存在的示踪气体。
本发明涉及在换热器运行时,用通常为氦气的示踪气体,检测与估算主要为气态的两种流体之间的换热器的汽体漏泄量。本发明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应用是对热电站两个汽轮机身之间过热蒸汽用的换热器进行检漏。
已经知道检测换热器中的漏泄有很多方法。许多方法是通过可为氦气的示踪气体的稀释进行检测。这种做法有缺点,它需要精确知道所用的流速,而且流体循环会妨碍该法的使用。其它已知的方法在漏泄很小时不能确定漏泄量的大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换热器的检漏提供一种方法和设备,它可以迅速检测出所出现的漏泄并观察它的发展,所采用的只是一些简单的适用于多种换热器的装置和部件。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方法,它是在换热器入口处将一定量的氦气在短时间内注入高压流体中,注射进行完后,对流出换热器的低压流体中可能存在的氦气进行测定。
为确定漏泄量,通常在每次注射后将代表低压流体中氦含量的信号对时间积分。该操作可由一测量装置进行,最好用质谱测定法。为了对漏泄进行估算或定量表示,检测装置必须进行校正。这可通过进行与检测类型相同的注射来完成,但此时是在取样点上流的低压流体中进行的。
由于注射具有“脉冲”特性,因此可以省去用已知浓度预先混合的昂贵装置,也可避免构成示踪气体的可能累积与循环。
在将本发明应用于蒸汽过热换热器的检漏时,在换热器出口处将一小部分过热蒸汽冷凝,气体从冷凝水中分离出来,在不可冷凝的气体中寻找示踪气体的存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检测和确定运行中换热器漏泄的设备,它包括暂时存储一定量示踪气体的装置,将这一定量的示踪气体迅速注入换热器高压流体入口的装置,在换热器出口处取出低压流体样品并对这部分流体进行处理以便从中分离出可能存在的示踪气体的装置,以及测定收集到的示踪气体量的装置。
测定装置最好包括一台质谱仪,与一固定流量取样系统或“呼吸器”相连,它在流体为蒸汽的情况下,待流体冷凝后吸取一部分不可冷凝的气体。
整个设备可由一可编程序调节器控制,这可以使测量按顺序进行,通过压力传感器和检测器装置传输的数据来确定有关的量。全部装置可装在一辆车上,以便从一台换热器转移到另一台换热器。在这种情况下,换热器只要具备用来连接属于检漏装置的软管的管接头就足够了。
通过对下面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叙述,可以对本发明有更好的了解,本实施例是一个不受限制的例子。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用来给构成蒸汽过热器的换热器检测可能的漏泄,并确定可能的漏泄量的设备的总图;
图2为把一定量的氦气注入换热器高压和低压回路的装置的总图。
将要叙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主要用于图1所示类型的换热器10的检漏,该换热器包括充有低压流体(待过热蒸汽)的壳体12。高压流体回路(过热用蒸汽)包括与低压流体接触的U形管束14。由饱和蒸汽构成的低压流体通过入口16进入壳体,再通过一个或多个出口流出。图中所示为两个出口18。
过热用蒸汽回路包括入口导管19,分配箱20,管束14和出口箱22。
管14中的压力,例如为55巴,要比壳体12中的压力大得多,因此可能会发生从过热用蒸汽向待过热蒸汽的漏泄。
本发明的检漏设备可以为包括暂时存储一定量氦气的装置,将这一定量的氦气迅速注入蒸汽过热入口的装置,待分析蒸汽的取样和处理装置以及测定诊断辅助装置。这些装置将逐个加以叙述。
暂时存储与注射装置24可以有图1所示的结构,这些装置可以使一定量的已知体积和压力的氦气,用通常为氮气的惰性气体,注入导管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法国电力公司,未经法国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1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矮型双层大客车车厢
- 下一篇:液态模锻塑料型腔模工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