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轧制钢板材的连续轧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6101770 | 申请日: | 1986-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1770A | 公开(公告)日: | 1986-10-15 |
发明(设计)人: | 市田弘三郎;山口进;近泽文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1B1/28 | 分类号: | B21B1/2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杜日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轧制 钢板 连续 轧机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轧制钢板的连续轧机装置,它被设计为工作在最小轧制功率。
电动机一般包括直流和交流电动机。由于目前尚未开发出用于控制交流电机速率的足够满意的频率转换技术,所以在轧机中使用的电机大多数一直是直流电机。然而,直流电机载量的增加一直受到整流能力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对这种用于轧制的常规直流电机的特性加以说明。图4涉及轧制钢板所用的常规连轧装置的标准型之一,即生产中、大厚度冷轧钢板的5机座串联式轧机。纵坐标表示轧制速度,横坐标表示轧机数。在此图中,一条线(下限)将高小轧速点连接起来,一条线(上限)将最大轧速点连接起来,这些点是在驱动各轧机的电机连续额定输出情况下得到的。上限线和下限线之间的区域形状在下文叙述中称作一个速率锥带。最小速率与最大速率的比称作轧制速率比。在日本Mavuzen钢铁研究院编辑的“钢铁手册”3卷(2)期(1980年12月20日)1349页中指出,轧钢机装置的轧速比一般约为2.0左右,小于3.0。这个值是由基于上述整流能力的直流电机的额定电流所限制的结果。
由使用直流电机的轧钢机装置这样的速度锥带特性来看,常规的方法,诸如生产冷轧钢板的方法,包括数个轧机排列如分别处理厚、薄材料的轧机装置。由这些轧机装置中的每一个所处理的钢板的质量和尺寸范围相对来说定得比较小,以对应于小于3.0的轧制速率比。由于生产不同厚度的不同型号的产品之需求,这种安排一直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据分别生产厚、薄材料的轧机装置,来描述速率锥带特性与轧速之间的关系。对于轧制厚材的轧机装置,速度锥带如图6所示。由于轧制前材料之原始板与轧制后产品厚度的比即轧件厚度减缩率小,如表2中3-14号材所示,初轧机与最后轧机的轧速之差因而是小的。相反,对轧制薄板的轧机由于轧件厚度减缩率大如表2中1和2号材,速度锥带如7图所示。在这两种场合,使适合于每种设计的材料在速度锥带区域内轧制及使轧机功率有效利用是可能的。
在另一方面,当使用常规轧机来轧制厚材或薄材时,(不论是厚材轧机还是薄材轧机)要想消除或从现有水平减少在劳力和设备方面的投资,还存在着问些,不是轧制起来很困难,就是轧机的功率得不到有效的利用。
当一台轧制厚材的、具有如图6所示的速度锥带的轧机轧制薄材,如表2中1、2号材时,最后机座的轧速被限制在速度锥带的上限,对第一列第四机座中每一个也是如此,尽管它们的功率还有富余。第1机座的轧制速率因此被减少到速度锥带下限以下。这样轧机的功率就没有效利用,与轧制薄材的轧机装置进行比较,其生产率大大降低了。相反,当用速度锥带如图7所示的薄材轧机轧制原材(如表2中14号材)时,所有轧机座的轧速不能增大到高于速度锥带的下限,因此进行轧制是极为困难的。
这样对于常规轧机,被轧的材料的尺寸和质量的范围是有严格限制的。还没有任何已知的实用技术,使得一台单轧机能够工作在整个处理范围而没有上述缺陷。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轧钢板的连轧装置,它确保在材料的质量,尺寸具有大范围变动时仍能在有效利用轧机功率情况下被轧制。
单位:mm
本发明主要是涉及一台轧制钢板的连续轧制机装置。在带动一个或数个轧机的电机的连续额定输出情况下,这种装置的最小轧速与最大速的比即轧速比至少是3.0,不超过10.0。
据本发明,为轧尺寸和质量有大范围变动的材料的轧机所适用的电机,其连续额定输出与常规连轧机相比可以大大减少。分别轧制厚、薄材料的轧机装置可以统一到一个轧机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未经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1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工齿条的方法
- 下一篇:含非还原糖的环糊精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