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一种高亮度荧光灯管无效
申请号: | 86101905 | 申请日: | 1986-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1905A | 公开(公告)日: | 1987-09-30 |
发明(设计)人: | 杨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杰 |
主分类号: | H01J61/72 | 分类号: | H01J61/72;H01J61/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河北省秦皇岛***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亮度 荧光 灯管 | ||
本发明属于荧光灯管的技术改进。
现有的荧光灯管,其内表面上均涂有一层具有一定厚度和粒度的荧光粉。电源接通后,灯管内的气体放电,辐射出紫外线,荧光粉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辐射出可见光,可见光穿过荧光粉层而射出灯管外,形成照明光源。这里,荧光粉是必不可少的将此外辐射转换成可见光的物质,但同时又是对可见光衰减较大的物质(我们取一荧光灯管破片对准太阳观察就会发现,透过荧光粉层看不见太阳的轮廓)。所以,从现有的荧光灯管辐射出的可见光,均是经荧光粉层衰减后的较弱的光线。
在荧光灯诞生后的五十多年时间里,荧光灯管制造技术均要求在灯管的内表面全部涂上荧光粉,以为这样会增加发光面积,提高灯管亮度。事实并非如此,因为荧光粉层有一定的粒度和厚度,因此,它也就有内、外表面之分。如果我们把荧光粉层与灯管玻璃接触的一面称为外表面,那么,远离玻璃的一面就成为内表面。荧光粉层的内表面直接受灯管内气体放电的紫外辐射的照射,所以,内表面发出很强的可见光。而能穿过荧光粉层到达荧光粉层外表面的紫外线仅占紫外辐射的百分之五左右(《光源》P.113〔英〕W.爱伦巴斯著轻工业出版社1981年3月第1版),因此,荧光粉层外表面发出的可见光基本上是由荧光粉层内表面辐射出的可见光提供的。如前所述,荧光粉层对可见光的透明度是不高的,所以,荧光粉层内表面辐射出的可见光在穿过荧光粉层时便受到衰减,这就造成了我们目前沿用的荧光灯管亮度不够高,没有充分发挥出它的潜力来。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荧光灯管内表面全部涂满荧光粉的技术偏见,使荧光灯管辐射出的可见光有相当一部分不经荧光粉层的衰减而直接射出灯管,从而使灯管的亮度大大的提高。
具体的技术方案是在荧光灯管的内表面留出一些不涂荧光粉的透明玻璃窗,荧光粉层内表面辐射出的高亮度可见光便通过透明玻璃窗直接射出灯管。由于这部分可见光未经过荧光粉层的衰减,所以亮度明显提高。
不涂荧光粉的透明玻璃窗可以有多种结构形式:可以是条纹、网纹、斑纹、格、点等,也可以与灯管轴线平行的一个切面为界,一半涂荧光粉,另一半作为透明玻璃窗。但不管采用哪种形式,透明玻璃窗的总面积以不超过灯管内表面总面积的一半为宜。
如果在荧光灯管的内表面均匀地涂有一层能反射紫外线而对可见光透明的涂层,则可进一步提高灯管的亮度。
采用本发明,可在不增加耗电量的情况下明显地提高荧光灯管的亮度。又由于灯管仅是部分的涂有荧光粉,从而节省了价格昂贵的荧光粉的用量,降低了产品成本。此外,灯管上明亮的条纹、网纹等有美化装饰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杰,未经杨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1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彩色作曲仪
- 下一篇:制备异氰酸甲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