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制冷压缩机排气装置的构造无效
申请号: | 86101918 | 申请日: | 1986-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1918A | 公开(公告)日: | 1987-09-30 |
发明(设计)人: | 高桥晴男;齐藤义之;木村彰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1/02 | 分类号: | F25B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力行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 压缩机 排气装置 构造 | ||
本发明涉及制冷压缩机,特别是涉及压缩机的排气口结构。
制冷压缩机的种类甚多;以活塞的往复运动而压缩气体的往复式压缩机就是人们比较熟悉的一种。压缩气体最终通过一个排气管或排气口被排出压缩机外。
在常规往复式压缩机内,当活塞的往复运动将气体压缩时,会形成气体排出时的脉冲现象;而且这种脉冲还会转输到制冷流程。其结果是,脉冲引起很大的噪音。
另一方面,汽车空调系统的压缩机通常是由汽车发动机所驱动的;因此,压缩机的转速随着发动机速度的变化而变化;而发动机的速度是与汽车的行驶状态相一致的。所以,压缩机的气体排出量也随着发动机的速度而改变。当汽车高速行驶时,制冷剂的排出量就可能超过预定量。而一旦被压缩的制冷剂的排出量超过了预定量,则空调系统的热交换效应就会降低。
本发明的一个主要目标是提供一种能降低排出气体的脉动的制冷压缩机。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标是提供一种在转速很高的情况下能对制冷操作进行控制的制冷压缩机。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标,即提供一种略作改动即能增强耐久性能的制冷压缩机。
采用本发明的压缩机包括一个排气装置,在位于汽缸盖的排气室和制冷线路之间,且与两者相联结。排气装置内配备有轴向相联的第一轴向孔和第二轴向孔;第一孔的开口面积小于第二孔的开口面积。这样,当气体流经排气装置时,压缩气体的脉冲现象就得到了控制。同时,排气量亦受到排气装置的控制,从而使压缩机的耐久性能也得到提高。
本发明的其它目标和性能等项,可在下文对被挑选的若干实例所作的说明中得到理解;请同时参阅附图。
图1是采用本发明的一台往复式制冷压缩机的断面图。
图2是一张表,标示与轴向孔之开口面积的大小相对应的排气压力脉冲下降率和制冷性能的下降率。
图3是说明本发明另一实例的排气口部分的断面图。
图4是说明本发明又一实例的排气口部分的断面图。
图5是说明本发明再一个实例的排气口部分的断面图。
请参看图1,图中所示为采用本发明的一台往复式制冷压缩机。该压缩机包括汽缸箱10,其内部为汽缸体11,由一组轴向汽缸构成;还包括前箱13和汽缸盖14。
汽缸箱10的内部(界定于汽缸体11与前箱13之间)起着曲轴箱15的作用。曲轴箱15内的转子16被固定在传动轴17的里端上。传动轴17穿过前箱的中央部位,并由前箱13的滚针轴承18将其可旋转支承于其上。转子16亦被支承在前箱13的内壁上,由止推滚针轴承19支承。摇摆板20位于转子16的倾斜面16a之上,由止推滚针轴承21定位。摇摆板20被不可旋转地支承在钢球22之上;钢球22则被固定在支承装置23的一端。
支承装置23包括支架23a,其另一端为轴向孔23b;支架23a的一端有锥齿轮23c,其中央部位即是钢球22的支座。支承装置23可作轴向滑动,但由于支架23a被插入位于汽缸体内的轴向孔24,因而(支承装置)是不可旋转地支承于汽缸体11之内的。楔形槽25和固定销(未画出)使支承装置23无法旋转。螺簧26位于支承装置23的轴向孔23b之内,其外端跟螺旋部件27相接触,从而使支架23a被推向摇摆板20。支承装置23的锥齿轮部件23c与安装在摇摆20上的锥齿轮28相啮合,从而使得摇摆板20无法旋转。钢球22安放在位于锥齿轮28中间部位的钢球座上,因而支承在钢球22上的摇摆板20能作下垂运动,但不能旋转。
汽缸体11内部配备一组轴向汽缸12。活塞29可以滑动,被严密固定在汽缸内。每一个活塞29均透过活塞杆30与摇摆板20连接。活塞杆30和活塞杆一头之间的连接、以及活塞29活塞杆30的另一头之间的连接,均采用球窝接头装置。
汽缸盖14由螺栓31固定在汽缸体11的另一端。螺栓31穿过阀板32和两层衬热元件(未画出)。汽缸盖14的内部被两个室所分隔,即吸气箱33和排气箱34,由内隔层13a分隔开。汽缸盖14的外部边缘部位配备有进气口35,轴向孔为351,连接吸气室33和制冷线路。配备有第一孔和第二孔的出气口或排气口36位于汽缸盖14的中央部位,将排气室34与制冷流程相沟通。位于外部的第一孔361内径大于的第二孔362的内径;换言之,排气口形成一个喷嘴部分。
参看图2,由线A标示脉冲下降率与喷嘴开口面积大小相互关系;曲线B标示制冷效能的下降率与喷嘴开口面积大小之相互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电有限公司,未经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1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红外流体分析器
- 下一篇:在转移固体的过程中保持气流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