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苗木移植保湿法无效
申请号: | 86101942 | 申请日: | 1986-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03106B | 公开(公告)日: | 1989-01-25 |
发明(设计)人: | 谢发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发文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福建省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丁秀丽;黄典湘 |
地址: |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苗木 移植 湿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提高移植成活率的苗木移植保湿法,它基本解决了苗木在移植过程中因自身的保湿能力差而难于移植成活的问题。在移植过程中用薄膜包扎的方法对苗木进行保湿,本发明保湿效果好,操作简单易行。
本发明涉及一种苗木的移植技术,特别是橄榄苗一类保湿能力差的苗木的移植保湿法。
现有的苗木移植法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移植法,该方法是一种较原始的方法。由于苗木保湿能力差,水份蒸发快,因此移植后的苗木成活率极低,仅达30%左右,且对苗龄和移植季节都有较严格的限制。另一种是营养袋移植法。这是目前采用较多的一种方法。该法是在塑料袋或其它容器内装满了一定量的土,将鲜种核种在袋中的土里,并在出芽期间保持土壤湿润。为了充分发挥营养袋在移植过程中的作用,须尽可能保证营养袋或苗木不受振荡,且苗龄只限于一年生,移植时苗木必须连同营养袋一起搬运,在搬运过程中,难免要受到挤压、振荡,致使移植后苗木不易成活。在搬运及其它操作十分小心的情况下,成活率最高也只能达到70%左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苗木移植法保湿法,该法能提高苗木的移植成活率,并且操作简单方便,移植季节和苗龄也不受限制。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苗木在移植栽种时用可起保湿作用的塑料膜或其它能起保湿作用的材料将经过适当剪苗的苗木沿主杆包扎起来,主杆上的小枝及嫩叶也一起包扎起来。但主杆顶端及超出主杆的枝叶露在空气中。苗木根部及距离地径适当高度的一段主杆可不必包扎,以便于今后解带。
包扎时可采用一定宽度的带状保湿材料环绕主杆包扎。
包扎时也可用管状保湿材料套住苗木后,将管的两端开口处扎紧于主杆上。
苗木若需长途运输,则应根据路途长短,把苗木以若干株为一捆,用塑料膜适当包好,以减少路途中的水份蒸发。
本发明的移植保湿法适用于所有移植时因自身保湿能力差而难于移植成活的苗木的移植。对于在干旱地区移植苗木,应用本发明将产生显著的效果。各种苗木的移植一般均受到季节的限制,用本发明的方法可延长移植季节,象橄榄和木麻楻之类,甚至全年均可移植。本发明方法与营养袋移植法相比具有成本低,工效高、操作简单易行,苗龄不限,成活率高等优点,为大面积营造林木和果圃创造了条件。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举一实施例如下:(以移植橄榄苗为例)。
选高90厘米以上的橄榄苗进行移植,挖苗时应尽可能多地保留主根和细根,主根长度不得短于20厘米。剪苗时,从地茎算起,把超过约80厘米高的苗株芽端及侧枝全部剪除。经剪苗后,除根部外,只剩下80厘米高的主杆,为了防止苗株在运输过程中水份的蒸发,可以把剪好的苗株10株或50株为一捆,用塑料膜将苗株整个地包严,然后装车起运,运到目的地后,用宽约3厘米的条状塑料膜逐株环绕主杆包扎,为了达到良好的保湿效果,要求相邻两圈的薄膜部份互相重叠。在主杆顶端截面处不能用塑料膜封死。从地茎处起向上约20厘米长的一段也可不包薄膜。如果苗株顶部嫩芽受到损伤,为了保证苗株种植后出芽顺利,塑料膜可以从主杆的上端开始,向下包扎,根部入土前在糊状泥浆中蘸均,以利于移植成活。移植时间不限。移植后的管理与通常移植后的管理方法相同。如果移植时间为上一年的10月至当年的5月中旬,则解膜宜在当年6月中旬的高湿天;若为6月至9月移植的,则种后一个月即可解膜,但薄膜不解也无付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发文,未经谢发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1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极化电磁执行装置
- 下一篇:塑料波纹管的车削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