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立式双层燃烧燃煤暖风炉无效
申请号: | 86102552 | 申请日: | 1986-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2552A | 公开(公告)日: | 1987-10-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星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环境保护技术设备中心 |
主分类号: | F23B1/16 | 分类号: | F23B1/16;F27B1/04;F23H5/00 |
代理公司: | 机械工业部专利代理服务处 | 代理人: | 唐华 |
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双层 燃烧 燃煤 暖风 | ||
本发明属于供热采暖用的暖风炉。
一般建筑采暖多为由锅炉加热水使其为热水或蒸汽,然后通过管道输送而由暖气片供热,这种供热采暖卫生条件好,适用于集中供热,便于管理。但由于锅炉是受压容器,制造要求、运行安全要求较高,又需要供水、水处理等辅助设备,所以占地面积大、造价高;这种采暖在高大建筑中采用效果较差,在不经常采暖的建筑物(如礼堂、剧院)中应用时,因其在不供暖时仍需为防止管道的结冻而保温加热,所以热效率较低,为此人们设想采用暖风炉。单层炉排燃煤燃烧系统的暖风炉,在1984年已于美国取得专利(专利号4466358),这种暖风炉由于其燃烧系统为单层炉排,煤燃烧不彻底,烟尘污染大,烟气与空气的热交换次数较少,因此炉子的热效率和烟气的排烟浓度均不理想。
本发明为一种新型的立式双层燃烧燃煤暖风炉,其主要特点是采用了双层炉排燃烧系统和加煤室上部的封闭层以及档板、多层夹道等装置,使烟气向下倒向,先经过上层炉排上的赤热煤层进行一次燃烧,而后进入下燃烧室,因下燃烧室的下层炉篦上是由上落下的赤热煤层,所以当可燃气体和烟气流入炉膛后,又与下层高温火焰及鼓风机引入的空气汇合再次燃烧,使烟尘中黑度在1级以内(浓度小于200毫克/标米),而具有良好的消烟除尘效果;再从空气来看,冷空气由组成上层炉排的管子通入,经多层夹道和炉膛内的多层排管,使空气反复与高温火焰和热烟气进行热交换,最后由顶部排风箱将热空气排出,由于上层排管在两个高温燃烧室之间空气通过它受到热量多,而炉内有多层排管和档板,它们使空气和烟气迂迥反覆往返,充分地进行了热交换,所以排出的热空气热量大,炉子的效率高。对于发热量为10万大卡/小时的炉子来说,其热效率可达70%,将它用于非经常性采暖及较高建筑采暖中,可比锅炉供热节煤30~50%,投资节省30%,由此可见本发明具有良好的热效率和实用价值。
由内、外套筒2、1组成的炉体、炉膛、燃烧系统、烟道、空气流通夹道、排风箱、烟囱所组成的立式双层燃烧燃煤暖风炉,(见图1和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烧系统是由上层炉排4、下层炉排3、炉顶封闭的加煤室6组成的双层燃烧系统,上层炉排4是可耐高温的材料制成的一组管子组成,管子内可通冷空气,空气由鼓风机通过夹道8进入上层炉排,经高温区加热后通过夹道9进入炉内管束区,再经多层空气排管7和多个通风夹道的迂迥(见图1),使热空气在排管内反复地与烟气进行热交换,最后由排风箱10排出。由于加煤室顶部是封闭的,所以本暖风炉燃烧系统中的可燃气体和烟气是向下倒流,它先经过上层炉排上赤热煤层,使其进行一次燃烧,然后流入炉膛,与下层炉排上的赤热煤层及其高温火焰接触,进行二次燃烧,烟气至此已几乎完全燃烧,所以烟气中的尘粒极少(小于200毫克/标米),它经过上层炉排之间的间隙和炉排与内套筒之间的间隙向上,再经炉内管束区人形,形档板的诱导迂迥向上流动,使其与通空气的管束反复多次进行热交换,最后由烟囱排出。本暖风炉由于可燃气体和烟气进行了二次燃烧,烟尘极少因此具有良好的消尘除烟效果。由于是双层燃烧系统,其上层炉排的上部6和下部5为二个燃烧室,所以上层炉排处于高温区,当空气通过上层炉排的排管4时,其受热面大,所以热量增加多,再经过迂迥地与烟气的热交换,使空气热量更多,从而使本暖风炉的热效率高达70%。值得说明的是为了使炉排排管4能长期耐高温,排管的材料必须能耐高温,现采用耐热铸铁管,另外因排管上面压着冷、热煤层,所以该排管必须有一定的抗弯强度。为了使位于高温区的内套筒或空气排管不被烧坏,可在其内壁或外壁抹有热保护层11,此外为了使空气和烟气反复进行热交换,在内、外套筒之间,设置了多个通空气的夹道,夹道之间的通风口互相错开,相差180,而热空气最后由设有调节风量和风向装置的排风箱排出。
图1为立式双层炉排燃烧暖风炉的实施例的正视图,图2为其侧视图,其中1为炉体的钢制外套筒、2为炉体的钢制内套筒,3为铸铁制作下层炉篦、4为由耐热铸铁制成两端带法兰的上层炉篦,5为下燃烧室6为加煤室,7为通空气的管束,8为通风夹道1,9为通风夹道2,10为排风箱,11为防热层,12为人字形档板,13为形档板,14为清灰门。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与上面叙述完全相同。需要说明的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环境保护技术设备中心,未经北京市环境保护技术设备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2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口模和雏型模的冷却系统
- 下一篇:多路磁通比例控制方法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