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智能液动机无效
申请号: | 86102585 | 申请日: | 1986-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2585A | 公开(公告)日: | 1987-10-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城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F15B9/00 | 分类号: | F15B9/00;F15B21/02 |
代理公司: | 湖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安国,吴莉莉 |
地址: |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动机 | ||
本发明有关电控液压技术,特别是机电一体化的液动机。
公知的液动机通常由液压回路或带电脑的电液回路进行控制,控制部分与液动机分开。当用户买下液动机后,还需设计相应的控制回路才能使用,由此给用户带来困难;液动机不能随买即用;用户单位还须配备液压专业或液压电子专业方面的技术人员,可谓费时费力。
在现今的微电脑时代,工业上普遍使用微电脑控制是必然的趋势。如果工业不能及时吸收微电脑技术,即不能及时开发同生产网络联系在一起的硬件和软件的话,工业就得不到先进的微电脑技术的武装,同时由于工业不能及时吸收微电脑技术,将使迅速发展着的微电脑事业出现衰退,这种现象目前已在某些国家出现。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使用户购买了液动机后,不需另外制作控制液动机动作的控制回路,排除用户制作微电脑控制电液回路的困难,使微电脑技术在液压技术领域中得到普遍使用。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使用液动机的动作商品化,即用户可用金钱直接买到液动机的动作。
本发明的要点在于电液集成块和具有EPROM(或PROM)的微电脑集成电路封装在一起,作为液动机的电液控制部分,附在液动机上,与液动机构成一体。控制液动机作某种动作的程序被写入EPROM(或PROM)中,当启动微电脑之后,EPROM(或PROM)中的程序被执行,其信息通过印刷电路板传到电液转换元件。电液转换元件将弱电信号转换成小功率液压信号,通过液控二通阀放大后,推动液动机作某种动作。液动机的实际动作(位移)通过传感器反馈到微电脑。传感器和反馈回路可与液动机做成一体,也可以与液动机分开。存放着控制液动机动作程序的EPROM(或PROM)按液动机的动作要求形成系列,供用户选用。要改变液动机的动作,只要从该系列中选取相应的EPROM换上即可。
电液集成块是由液控二通阀、回路套、液阻和电液转换元件组成。沿园柱形套状的液控二通阀阀体的轴向,在阀体的壁上开有若干通孔。每个通孔内装有一个液控二通阀的阀芯,其二端面与阀体间围成的二个密封腔内,各装一个弹性元件,构成一个液控二通阀。在阀体通孔的孔壁中部开有一环槽,环槽棱边和阀芯上的控制边构成液控二通阀的通油口,液控二通阀阀芯二端的弹性元件,使液控二通阀中部的通油口是关闭的。装有弹性元件的二密封腔构成液控二通阀的控制端。在液控二通阀阀体的内园柱面上开有若干排径向孔,每排四个中二个孔分别与液控二通阀控制端的二密封腔相通,成为液控二通阀控制端的引出油口;另外的两个孔分别与液控二通阀通油口的二端相通,成为液控二通阀通油口的引出油口。阀体内压入数层直径不一的回路套,液控二通阀引出油口之间的连接油路和液控二通阀引出油口与电液转换元件引出油口之间的连接油路均开在回路套的外园柱面上。回路套上也开有径向的孔,以实现各回路套之间的油路连接。回路套上的油路通过智能液动机壳体上的油道与液动机的两油腔相连,另外还通过壳体上的外接油口与液源相通。液控二通阀阀体的二端各装有电液转换元件。电液转换元件是在电磁线圈的中心穿一铁芯,铁芯与电磁线圈之间设置一个控制线圈。滑动阀芯位于铁芯的一端。在铁芯和阀芯之间设有一个园周被固定的弹性膜片。弹性膜片的中心部分同阀芯固连。二个电液转换元件的阀芯都装在最内层的回路套内的园柱面内,并可作轴向滑动。在最内层的回路套的内园柱面上开有二个环槽,一个环槽与一个阀芯的控制边构成一个电液转换元件的通油口;另一个环槽与另一个阀芯的控制边构成另一个电液转换元件的通油口。在最内层的回路套的内园柱面上开有四个径向的孔,其中的二个孔分别与一个电液转换元件通油口的二端相通,成为一个电液转换元件引出油口;另外的二个孔分别与另一个电液转换元件通油口的二端相通,成为另一个电液转换元件的引出油口。二个电液转换元件的四个引出油口,同最内层回路套外园柱表面上的油路相通。液阻设在回路套上。在电磁线圈上通以稳定直流电流,电液转换元件的通油口就关闭,这时在控制线圈上加上控制电信号后,电液转换元件的通油口就打开,其开口之大小与加在控制线圈上的电压成正比。就这样电液转换元件将控制电信号转换成小功率液压信号。此小功率液压信号通过回路套上的油路被送到液控二通阀的控制端,经液控二通阀放大后,去推动液动机作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工学院,未经武汉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2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磷钼杂晶盐水处理剂的工艺
- 下一篇:无碱无水棉花及其制品的脱脂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