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双线循环水坡型过船建筑物无效
申请号: | 86102899 | 申请日: | 1986-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2899B | 公开(公告)日: | 1988-11-09 |
发明(设计)人: | 朱国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国轩 |
主分类号: | E02C3/00 | 分类号: | E02C3/00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乔清杰 |
地址: |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线 循环 水坡型 建筑物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运工程中的双线水坡型过船建筑物。
在国内外航运方面,影响航运发展的因素之一是过船建筑物不够理想,目前过船建筑物有船闸、升船机和水坡。船闸耗水大,升船机结构复杂,并且都存在通过能力小,船舶过坝不够平稳、舒适、安全,对水文条件适应性差等缺点。法国的蒙特斯水坡的出现,使航运工程有了大大改善。该水坡是利用一段倾斜的,上端设有闸门,下端敞开的矩形坡槽将上下游连通,借助于推进机推动坡槽中的闸门,闸门推动楔形水体,将水体上的船舶从上游运往下游,或从下游运往上游。但采用推进机推动闸门往复运动,不仅结构复杂,而且能量消耗大。美国专利3656305报导了水坡航运动力平衡装置,是采用双坡槽的水力平衡原理,主、辅坡槽的闸门由同一柔性物件相连,通过往辅助坡槽的闸门内放水,从而〈&&〉在航槽的闸门推动水体,将水体上的船舶运往上游。该水坡利用双〈&&〉的平衡原理,大大节省了能源,但是,它同蒙特斯水坡一样其过船〈&&〉受到了限制,远远满足不了水运动脉上的需要。
作为交通运输之一的水运要发展,就要寻求一种连续、省时、高效、低耗、结构简单,经济实用的过船建筑物。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目前世界水运工程中的问题,为满足上述需要而设计出的一种水坡型过船建筑物。
本发明的内容简要说明如下:在上下游之间设有两航槽,梯度相同,两端相互连通,并位于同一平面内。在航槽内隔一定距离(船长加一定裕量)设有若干个挡板,挡板由内外循环链拖动,内外循环链由主从动轮驱动,挡板在航槽内循环运行,从而推动梯形水体上的船舶不断地从上游到下游,从下游到上游,在两航槽之间设有若干个止逆联锁安装装置,从而保证发生故障时的安全和进行事故处理及装修等。
附图说明:
图1表示双线循环水坡型过船建筑物的示意图。
图2表示图1上的A-A剖面。(1)挡板,(2)下行航槽,(3)外循环链,(4)内循环链,(5)上行航槽,(6A)上行船舶,(6B)下行船舶,(36)止逆联锁安全装置。
图3表示图1中下游端的放大示意图。(3A)主动轮,(3B)、(3C)、(3c)导向轮,(7)夹板,(8)动力装置。
图4表示图3上的B-B剖面。(3B)、(3C)、(3c)导向轮。
图5表示内外循环链在上游端的航槽连通区的运行示意图。(3A′)、(3B′)、(3C′)为内循环链导向轮(3D′)、(3d′)、(3a′)、(3c′)、(3e′)、(3E′)为外循环链导向轮,(9)内循环链槽,(10)外循环链槽。
图6表示图1中上游端的放大示意图。
图7表示图6上的C-C剖面。
图8表示外循环链在链槽中的示意图。(3)为园环链,(12)为托辊。
图9表示内循环链在链槽中的示意图。(4)为套筒滚子链,(12)为托辊。
图10表示挡板的正面示意图。
图11表示图10的左视图。
图12表示图10的俯视图。(13)三角架,(14)链节,(15)弹性活动销,(16)挡板底轮,(17)挡板侧轮,(18)橡皮滚筒,(19)边板。
图13表示滚动止水装置示意图。(18)橡皮滚筒,(19)边板,(25)支架,(26)弹簧。
图14表示止逆联锁安全装置示意图。(27)固定杆,(28)联动杆,(29)、(30)杆,(31)刀状杆,(32)杆,(33)夹板,(34)复位弹簧,(35)弹性伸缩杆。
图15表示弹性伸缩杆的放大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2,具有上行航槽(5)和下行航槽(2)的双线水坡,在航槽内有若干个挡板(1),挡板(1)由内循环链(4)和外循环链(3)拖动在航槽内循环运行,从而推动梯形水体上的船只不断从上游到下游,从下游到上游。航槽两端相互连通,以三角形排列的轮(3A)、(3B)、(3C)及(3A′)、(3B′)(3C′)为内循环链的导向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国轩,未经朱国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2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