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自行车(含机动自行车)用多功能支撑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6102975 | 申请日: | 1986-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2975A | 公开(公告)日: | 1987-07-22 |
发明(设计)人: | 罗桂荣;王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桂荣;王征 |
主分类号: | B62H1/10 | 分类号: | B62H1/10;B62H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机动 多功能 支撑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自行车(含机动自行车)用的支撑装置,特别是涉及自行车(含机动自行车)用多功能支撑装置,它不仅停放时能支撑自行车(含机动自行车)不倒,而且行车过程遇红灯或交通堵塞,需要较长时间刹车时,也能支撑人和自行车(含机动自行车)不倒,行车时,不影响车速,它由左、右支撑机构、操纵机构和锁紧机构组成。
历来的自行车(含机动自行车)支撑装置,只能停放时支撑自行车不倒,实用新型专利自行车长时间刹车不倒装置,(专利申请号85200780),虽然具有上述多功能,但由于它的结构不同,且该支撑机构安装在大链轮主轴〔53〕附近,受空间位置限制两撑脚之间跨度较小,在横向倾斜路面上稳定性较次,而且对已有的自行车(含机动自行车)改装,原有支撑机构不能被利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行车(含机动自行车)用多功能新型支撑装置,不仅停放时能够支撑自行车(含机动自行车)不倒,而且行车过程遇红灯或交通堵塞,需要较长时间刹车时,也能支撑人和自行车(含机动自行车)不倒,行车时不影响车速,稳定性更好,对已有的自行车(含机动自行车)改装,原有支撑机构仍可被利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本装置是安装在自行车上或机动自行车上,它由左、右支撑机构、操纵机构和锁紧机构组成。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是自行车(含机动自行车)用多功能支撑装置结构原理的主视图。
图2是自行车(含机动自行车)用多功能支撑装置结构原理的顶视图。
图3是自行车(含机动自行车)用多功能支撑装置结构的主视图。
图4是自行车(含机动自行车)用多功能支撑装置结构的顶视图。
图5与图6是安装两种不同撑脚的A向局部视图。
图7是B向局部视图。
图8是当支撑机构安装在车架底边钢管〔38〕中段和斜边钢管〔51〕时C向局部视图。
图9是D向局部视图。
图10是装有卡盘〔25〕时的E向局部视图。
图11是装有卡环〔39〕时的E向局部视图。
图12是装有钩子〔40〕时的E向局部视图。
图13是装有凸块〔41〕时的E向局部视图。
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所提及的机动自行车是指装有内燃机或电动机的自行车。
如附图1~13所示:
一种由左、右支撑机构、操纵机构和锁紧机构组成的自行车(含机动自行车)用多功能支撑装置,其左、右支撑机构是安装在自行车(含机动自行车)车架底边钢管〔38〕与〔38′〕中段和斜边钢管〔51〕与〔51′〕上,或靠近后轮轴〔52〕部位的底边钢管〔38〕与〔38′〕和后轮轴〔52〕上。
它由左、右撑脚〔1〕与〔1′〕、分开的固定转轴〔5〕与〔5′〕、左、右支承板〔26〕与〔26′〕或支承板〔56〕与〔56′〕限位销子〔50〕与〔50′〕(或不带上述限位销子,)以及滚轮〔46〕与〔46′〕和轮轴〔47〕与〔47′〕(或不带上述滚轮及轮轴)组成。
其中左、右撑脚〔1〕与〔1′〕是由园钢制成的,除两端扁平,下端折弯外,中间为园柱形的撑脚〔49〕与〔49′〕,或由钢板制成的左、右分开的最好是由三角形框架组成的撑脚〔48〕与〔48′〕,其中左、右支承板〔26〕与〔26′〕带有供左、右撑脚〔1〕与〔1′〕张开用的倾斜角〔a〕,(或不带倾斜角〔a〕,)和带有供左、右撑脚〔1〕与〔1′〕最好是由水平位置回转90°,到垂直位置,或略大于90°,例如大5°用的两个分别限止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的折边〔b〕与〔c〕及〔b′〕与〔c′〕,或开有限止左、右撑脚〔1〕与〔1′〕最好是由水平位置回转90°,到垂直位置,或略大于90°,例如大5°用的限位沟槽〔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桂荣;王征,未经罗桂荣;王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2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电位滴定仪
- 下一篇:分布式控制电信交换系统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