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燃烧液体燃料和/或燃烧粉化的固体燃料的方法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6103365 | 申请日: | 1986-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3365A | 公开(公告)日: | 1986-12-24 |
发明(设计)人: | 库特·斯科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慢燃火柴开发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48 | 分类号: | C10J3/4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陈申贤 |
地址: | 瑞典斯德哥尔***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烧 液体燃料 固体燃料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燃烧像油等液体燃料和/或燃烧固体燃料,特别是燃烧粉化的煤、泥煤等固体燃烧料的方法,固体燃料或者以干燥的状态,或者同载带液体,如水和/或油混合构成一种乳浊体,同液体燃料一起被引入到燃烧室,而产生一种再循环的流动分布,上述流动分布由旋转的外层空气流约束,方法的特征在于:固体燃料和液体燃料分别地引入到燃烧室,在许多燃料入口交替的情况下,沿一圆周,特别是沿一想象的圆周,按预先确定的互相分开的角间隔引入到燃烧室。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固体燃料和液体燃料两种燃料都是以上述燃烧室的纵轴为基准而径向向外地引入到燃烧室中的。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固体燃料和/或液体燃料以上述燃烧室的纵轴为基准,沿流动方向倾斜向外地引入到燃烧室中的。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压缩空气是从中心注入到燃烧室中的。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压缩空气在紧靠燃料入口的地方被注入到燃烧室中,最好沿环形间隙之类的圆周进行几乎均匀的注入。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固体燃料或燃料乳浊体进入到燃烧室时,它们便额外地混合了压缩空气,最好是燃料将要引入到燃烧室之前混合压缩空气,这样,被馈送的燃料便同时被粉碎了。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压缩空气指向馈送的燃料,特别是相对于燃料流动的方向以一倾斜角指向燃料。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外层空气流是以许多同心的单独气流的方式注入到燃烧室中的,此单独的气流可以分别调整,以至它们的流量和流速从内部向外部逐渐降低。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燃烧气体至少被混合到最紧近燃料入口的空气流中。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8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燃烧开始时空气流速大约是全负载操作时的20%至40%。
11、一种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最靠近燃料入口的两股空气流在所有的操作条件下具有大致恒定的流速。
1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靠近燃料入口的空气流(“主要原空气”)被以与径向成10°至30°的角度引入,最好以15°的角度引入。
1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径向较远一点的外部的气流(“辅助原空气”)是这样指向的,使其形成一大致的空心圆锥形的气体或空气流分布,此气流分布指向大致呈空心圆锥形的燃料流分布并倾向于穿透此燃料流分布而将其粉碎。
14、一种燃烧像油等液体燃料和/或燃烧固体燃料,特别是燃烧粉化的煤、泥煤等固体燃料的装置,固体燃料或者以干燥的状态,或者同载带的液体,如水和/或油混合形成一种乳浊体同液体燃料一起被引入到燃烧室,燃料入口由一空气入口同心地包围,此装置特别用于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的燃料入口分别由一个或若干个入口(分别为10、12和10,12′)组成,这些入口几乎均匀地分布在周缘上,特别是分布在圆周(分别为11、13)上,其中液体燃料入口(10)和固体燃料或燃料乳浊体入口(分别为12,12′)交替地布置在上述的周缘上。
1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以燃料室(16)的纵轴(14)为基准,这些入口在流动的方向或者径向延伸(10,12)和/或以一向外的倾角倾斜延伸(12′)。
1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或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提供了注入压缩空气的中心入口(18)。
1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管道(20)从中心压缩空气入口(18),或从引导到该处的压缩空气管(38′)分支出来并延伸到固体燃料入口(入口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慢燃火柴开发公司,未经慢燃火柴开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33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