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一类新型相转移催化剂的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6103456 | 申请日: | 1986-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3456A | 公开(公告)日: | 1986-11-12 |
发明(设计)人: | 吴成泰;鲁天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73/01 | 分类号: | C07D273/01;B01J31/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玉璇,龚茂铭 |
地址: |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类 新型 转移 催化剂 合成 方法 | ||
1、一类新的相转移催化剂-N-取代苯并氮杂冠醚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法先使1,2-二(2′-对甲苯磺酰基乙氧基)-苯(简称DTOS)和二乙醇胺在强碱性介质中缩合得到母体1,4,7,13-四氧杂-10-氮杂-2,3-苯并环十五-2-烯,然后与溴代烷基醚,在乙腈中,以无水碳酸钾为缩合剂反应制得相转移催化剂Ⅰ-Ⅲ。
Ⅰ:n=0,R=CH3
Ⅱ:n=0,R=C4H9(n)
Ⅲ:n=1,R=CH3
2、根据专利要求1所述的相转移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母体的合成方法是,反应物用量摩尔比:DTOS:二乙醇胺为1∶1.0~1.3;强碱性介质为叔丁醇钠/叔丁醇-二氧六环;加热温度:50°~55℃;反应时间:7-10小时。所得产物经用氯仿洗涤,体积比1∶2,丙酮-石油醚(60°~90℃)重结晶。
3、根据专利要求1所述的相转移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相转移催化剂Ⅰ-Ⅲ的制备方法是:反应物用量摩尔比:母体∶溴化烷基醚为1∶1.0~1.2;缩合剂为无水碳酸钾;在乙腈中加热回流12-15小时。反应结束后冷至室温过滤,用氯仿洗涤,合并滤液和氯仿溶液,蒸干,所得固体物与中性氧化铝干法混合,重量比为1∶8.0~10.0,用石油醚(60°~90℃)热萃取16~20小时,减压蒸去石油醚即得到产物。
4、根据专利要求1~3所述的相转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所制得的相转移催化剂Ⅰ-Ⅲ,用作亲核取代反应的相转移催化剂,其中对卤素原子置换反应效果甚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34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硝基呋喃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医疗上的应用
- 下一篇:离心泵壳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