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气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6103511 | 申请日: | 1986-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3511A | 公开(公告)日: | 1986-12-31 |
发明(设计)人: | 维尔莫斯·托罗克;安德塞耶·洛里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斯特拉·温特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T23/00 | 分类号: | H01T23/00;H01T1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王栋令 |
地址: | 瑞典斯德哥尔***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流 装置 | ||
1、借助于电离子风的气流装置,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电晕极(K);至少一个能让空气通过此装置流动并位于距电晕极在顺流方向(按上述空气之所希望的流向)的某一距离处的靶极(M);一个一端联于电晕极而另一端联于靶极的直流电压源(3);电晕极的结构和电压源的端子之间的电压能使电晕极发生释放空气离子的电晕放电;其特征为:电晕极(K)在它的逆流方向有屏蔽,沿上述逆流方向的任何离子电流之强度与出自电晕极(K)的该任何离子流的移动距离之积实际为零,或者,在任何情况下都远远小于沿电晕极(K)顺流方向的离子流强度与该离子流的移动距离之积;其进一步的特征是:电晕极(K)与靶极(M)接受大部份离子流的部份之间的距离,至少是50毫米(mm),最好至少80毫米(mm)。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为:实现上述屏蔽作用的方法是把电晕极(K)连接到其电位与紧挨装置的环境电位相同的直流电压源(3)端子上。
3、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为:实现上述屏蔽作用的方法是在电晕极(K)逆流方向上装设一个导电的屏蔽极(S),相对靶极(M)来说,该屏蔽极的电位极性与电晕极的电位极性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的装置,其特征为:屏蔽极(S)在电气上与电晕极(K)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的装置,其特征为:屏蔽极(S)的几何形状及其相对于电晕极(K)的位置,使得在电晕极(K)的逆流方向建立一个等电位面,或者是一个实际上不允许电晕极(K)所产生的空气离子通过的壁垒。
6、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为:实现上述屏蔽作用的方法是使气流导管(1)至少包围着电晕极(K),导管(1)的管壁由电介质材料构成,且导管(1)沿电晕极(K)的逆流方向延伸到至少等于电晕极(K)与靶极(M)之间距离的位置上,最好是这个距离的1.5倍。
7、根据权利要求6的装置,其特征为:在电晕极(K)逆流方向的气流导管(1)装有绝缘材料做成的隔板(7),该隔板(7)的延伸方向与导管(1)的纵向延伸方向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何一项的装置,其特征为:该装置包括位于电晕极(K)附近的激励极(E);激励极(K)在轴向离电晕极(K)较近,离靶极(M)较远,相对于电晕极(K)来说,激励极(E)连接到与靶极(M)相同极性的电位上;激励极(E)的构成及其相对于电晕极(K)的布置,使它能与电晕极(K)产生电晕放电配合而在其本身附近不增加电晕放电;总离子流中从电晕极(K)流到激励极(E)的部份远小于流到靶极(M)的部份。
9、根据权利要求8的装置,其特征为:激励极(E)和电晕极(K)之间的电位差小于靶极(M)和电晕极(K)之间的电位差。
10、根据权利要求8的装置,其特征为:激励极(E)通过一个大电阻(6)连接到与靶极(M)相连的直流电压源(3)的端子上。
11、根据权利要求8的装置,其特征为:靶极(M)向电晕极(K)方向延伸到至少在轴向邻近的位置;靶极的导电材料具有高电阻率;靶极离电晕极最远的部份与电压源的一个端子相联;靶极(M)在轴向离电晕极很近的部份起所谓激励极的作用。
12、根据权利要求8的装置,其特征为:靶极有导电部分,这些导电部分沿轴向朝着电晕极延伸到其邻近的位置,且导电截面积比在轴向与电晕极有一定距离的靶极的主要部份要小;该靶极主要部份联接于电压源的一个端子;在轴向离电晕极较近的那部份靶极起激励极作用。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何一项的装置,其特征为:靶极(M)和必要时选用的激励极(E)都具有与气流方向平行延伸并包围着气流路径的导电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装置,装置中的电极(K、M、E、S)都布置在气流导管(1)内,其特征为:靶极(M)、必要时选用的激励极(E)以及屏蔽极(S)都包括在气流导管(1)管壁上的导电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何一项的装置,装置中的电极(K、M、S)布置在气流导管(1)内,其特征为:靶极(M)包括与气流导管(1)管壁平行的延伸的导电面,而这些导电面位于导管(1)内部并与管壁有某一距离;气流导管(1)的管壁包括电气绝缘材料,其外面有接地的导电面(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斯特拉·温特公司,未经阿斯特拉·温特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35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垂直轴转桨式水轮机的供水槽
- 下一篇:储瓶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