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锚固式张力柔性坝无效
申请号: | 86103612 | 申请日: | 1986-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3612A | 公开(公告)日: | 1987-04-22 |
发明(设计)人: | 石仁德;石荣华;范志文;石正泉;何亮亮;石仁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仁德;石荣华;范志文;石正泉;何亮亮;石仁章 |
主分类号: | E02D7/20 | 分类号: | E02D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湖北省来***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锚固 张力 柔性 | ||
本发明用于水利的蓄水、挡水,特别是快速建造的低水头水坝。
现有的水坝,如浆砌石重力坝及近来出现并使用的袋式橡胶坝:这些水坝下部都筑有坚固宠大的坝基,坝基需要选择建在结实的地基上,坝基上的坝体(挡水面)自身支撑成挡水面挡水,并将所挡全部水推力直接传导给坝基,再由坝基传到地基。由于水坝所承受的外荷主要是呈三角形分布的上游水压力,故现有这种坝体(挡水面)与坝基为一体的水坝,建造时耗用材料多,造价高,建造周期长,施工情况复杂。
本发明的任务是解决上述水坝存在造价高、建造周期长的问题:进一步就是提供一种不限场地能快速建造,不阻水没有淹没损失的水坝。
按本发明所述的锚固式张力柔性坝,由密封胶皮、半桶坝皮、骨架、拉绳、地锚和启坝机组成。其特征是:骨架支撑半桶坝皮成预定的几何形状全面挡水,并将承受的全部水推力通过拉绳传到地锚。本坝的地锚起到了上述现有水坝坝基的作用,承受全部的呈三角形分布的上游水压力。密封胶皮埋入河床,伸出部份与挡水胶皮相连接,连接的方式可以采用胶结、螺栓拧接或捆扎连接等,拉绳分上拉绳和下拉绳,下拉绳一端系在骨架下部,另一端系于锚固桩,在本坝的挡水过程中,其长度为不变,上拉绳的一端系在骨架上部,另一端与安在锚桩上的启坝机绞盘相连,当所有的启坝电机同步驱动时,通过改变上拉绳的不同长度,即控制本坝的启闭。
锚固式张力柔性坝,以简单、使用可靠的锚桩取代了现有水坝宠大价高的坝基,以调节上拉绳的不同长度控制坝面的启闭,拉绳、坝皮适应承受拉力(张力),具有建坝材料消耗少、成本低、不限场地、建造快、启闭灵活、溢流畅通不阻水等特点。
附图说明及实施例:
图1是锚固式张力柔性坝主视意图。
图2是本坝俯视示意图,图中只画出了骨架、半桶坝皮(3)、启坝机(9)的一个部份,实际上本坝的挡水宽度是根据需要,按本实施例给出的结构方法而具体确定的。
在本实施例中,按本发明所述的锚固式张力柔性坝,可分为由锚固启坝部份、骨架支撑部份和胶皮挡水部份组成。
锚固部份由锚桩(10)、上拉绳(1)、下拉绳(11)、锚固拉绳(8)、锚坑(6)、埋桩(7)和启坝机(9)组成。锚桩(10)可选用多种方法筑于河床上,例如:采用打桩的方式直接打入河床预定位置(下述的坝桩(15)相同),在打桩时可由专用打桩机完成;若在坚硬或在地质情况复杂的河床上,可采用先钻引孔,根据地质情况,承受力大小配放相应的桩件打入孔内,在锚桩(10)上系有下拉绳(11)、启坝机(9),在最上位置系有锚固拉绳(8)(用镀锌钢筋),锚固拉绳(8)的另一端系在锚坑(4),由泥石埋压在底部的埋桩(7)中间位置。由这样组成的锚固装置能够承受很大拉力,并适应本坝拉力角因启坝经常需要变换的要求。
本锚固装置中的启坝机(9),采用的是单个的潜水电机在水下驱动启坝,有利于水面的畅通,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延长锚桩(10)的长度,使启坝电机移出水面进行非潜水作业,并在锚桩(10)顶部架设简易人行桥,以利河两岸通行和检修坝使用。
骨架支承部份由坝桩(15)、下横杆(17)、立杆(12)上横杆(2)、立杆密封压条(16)和下横杆压条(18)组成。本发明所述的骨架即由下横杆(17)、立杆(12)和上横杆(2)组合而成。采用的材料根据需要可以是钢管、角铁,也可采用钢筋混泥土构件或木材。在每根立杆(12)上用螺栓拧有立杆压条(10),在下横杆下用螺栓拧有下横杆密封压条(18),坝桩(15)打入河床,其数量可以每根立杆下安放一根,也可以隔数根立杆安放一根,应视坝桩大小和河床基础而定。众多的坝桩与水流方向成横向排列,坝桩顶面成一直线和水平面,骨架即放于坝桩(15)的顶平面上,坝桩(15)的主要作用是调节、保持骨架位置的稳定。在上游水推力作用下,骨架下部定位依靠一端系在其下的下拉绳(9),当拉绳(9)长度不变时,即能保持骨架与锚桩(10)的相对距离不变,从而保持骨架下横杆(17)在坝桩(15)顶平面的预定位置内。骨架的上部依靠系在其上的上拉绳(1)实现,上拉绳的另一端与启坝机(9)的绞盘相连。当所有的启坝电机同步转动时,即能控制骨架的摆动角度,并以此控制坝的启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仁德;石荣华;范志文;石正泉;何亮亮;石仁章,未经石仁德;石荣华;范志文;石正泉;何亮亮;石仁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3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蚕茧抓样器
- 下一篇:由高锰酸盐和还原性物质组成的漂白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