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浮选法制取硝酸钠和氯化铵的联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86103687 | 申请日: | 1986-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3687A | 公开(公告)日: | 1987-04-22 |
发明(设计)人: | 蔡炳华;蒋占湘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吐鲁番地区化工厂 |
主分类号: | C01D9/10 | 分类号: | C01D9/10 |
代理公司: | 新疆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吴亦浩 |
地址: | 新疆维吾***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选 法制 硝酸钠 氯化铵 联产 工艺 | ||
本发明是通过化合物硝酸铵和氯化钠反应采用浮选法制取硝酸钠和氯化铵的联产工艺。
硝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目前生产硝酸钠的工艺主要有三种:一是从硝石中提取;二是用纯碱吸取硝酸尾气,三是用纯碱和硝酸中和反应制得。(“无机盐工业手册”上册,化学工业出版社一九七九年版)。上述方法或因矿产资源限制(世界钠硝石矿贮量很少),或因生产原料昂贵,来源困难(如纯碱),或因生产过程中的强烈腐蚀,需要特种材料,造成生产成本高,因之硝酸钠在国内外市场上长期处于紧缺状态。“浮选法制取硝酸钠和氯化铵的联产工艺”是依据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这个方法在原理上似较简单,但在工艺上,如何使反应能进行到接近完全,而又能将生产成的NaNO3和NH4Cl的混晶较好地分离开来,则是比较困难的,此法世界上正在被推荐,或者进行小规模试验(“化肥手册”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年版p·153)。
发明的任务是在不投入第三种物质的情况下,有效地控制逆反应,解决分晶问题。
通过化合物硝酸铵和氯化钠采用浮选法制取硝酸钠和氯化铵的联产工艺解决了发明提出的任务。该联产工艺是一个循环系统。循环系统包括反应、结晶、浮选等工艺,按H2O∶NH4NO3∶NaCl=1000∶825∶600的比例配制溶液。再加入该配制溶液总体积的30%的NH4NO3一起投入反应工艺。反应工艺根据温度条件可分热法和冷法两种,无论那种方法都是利用同离子效应,使NH4Cl析出,并防止了逆反应发生。反应溶液采用热法反应的直接进入结晶工艺,采用冷法反应的在析出部分NH4Cl后通过蒸发浓缩工艺再进入结晶工艺。结晶工艺采用静态结晶,使有充分的NH4Cl和NaNO3晶体析出。含有NH4Cl和NaNO3混晶的冷晶浆在浮选工艺中进行搅拌浮选,由于NH4Cl和NaNO3的比重差异较大,而冷晶浆的比重接近NH4Cl的比重,经充分搅拌达到晶体分层浮选的目的。NH4Cl晶体悬浮析出,NaNO3晶体沉底析出。由冷法反应工艺和浮选工艺分离析出的NH4Cl含有NaNO3和NaCl,经过洗涤工艺,在含有NH4NO3的水溶液中冲洗,利用了同离子效应提高了NH4Cl的收率,由于NH4Cl和NH4NO3的溶解吸热有效地控制了洗涤温度,由浮选工艺析出的NaNO3,经过水洗或重结晶提纯,洗涤工艺及NaNO3水洗工艺流出的洗液浮选工艺流出的母液均返回循环系统,完成一次循环。本发明是一个投入产出闭路循环系统,生产过程中不需投入第三种物质,所需设备均为常压通用化工设备,规模可大可小,甚至土法也可实现生产目的。
联产工艺的技术条件为:
反应工艺:
1.热法反应:反应温度为80-100℃,反应终止溶液浓度为38-42(°Be′),离子浓度〔NH+4〕为125-150克/升,〔Cl-〕为100-120克/升。
2.冷法反应:反应温度为0-25℃,反应终止析出部分NH4Cl后,溶液浓度为37-42(°Be′),离子浓度〔NH+4〕为110-130克/升,〔Cl-〕为80-100克/升。
蒸发浓缩工艺:温度控制在110-120℃,终止溶液浓度为37-42(°Be′),离子浓度〔NH+4〕为130-150克/升。〔Cl-〕为100-120克/升。
结晶工艺:静态结晶,温度控制在0-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吐鲁番地区化工厂,未经新疆吐鲁番地区化工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3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