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缩小金属管直径的热塑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6103742.1 | 申请日: | 1986-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03532B | 公开(公告)日: | 1989-03-08 |
发明(设计)人: | 金谷文善;松文繁明;热田稔雄;山田猛;森英介;荒木俊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L9/02 | 分类号: | F16L9/02;F16L9/1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王申,王宪模 |
地址: | 日本国兵***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缩小 金属管 直径 方法 | ||
1、一种缩小金属管直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一个能够对金属管环形局部加热的环形加热器设置在金属管周围,沿金属管轴向并相对于该管移动环形加热器,以便沿金属管全长连续地加热其环形部分,在连续加热金属管环形部分的同时,冷却金属管与上述环形部分邻近的部分及环形部分两侧的部分,以便使该金属管邻近部分保持在足够低的温度,以限制被加热的环形部分径向朝外地自由热膨胀,而后使环形部分冷却,由此使该金属管的直径比加热前要小。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金属管(10)的邻近部分是受到沿金属管轴向的所述环形部分两侧(22)中至少任意一侧的强迫冷却而保持在低温状态的。
3、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金属管(10)的邻近部分的受迫冷却是通过喷射液体冷却剂而完成的。
4、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金属管(10)被加热的环形部分(20)的内部在加热环形部分的同时也另外受到冷却。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金属管(10或28和30)在其环形部分加热期间被全部浸在冷却剂浴(34、35)中,以便将金属管的邻近部分保持在低温状态。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金属管(10)是由围绕同一金属管并置于环形加热器邻近的固定位置的环形冷却器(14)冷却的,环形冷却器在环形加热器相对于金属管的移动方向上被安置在环形加热器后面。
7、一种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金属管(10)由围绕同一金属管并置于相对于环形加热器(12)固定位置的第二环形冷却器(14)进一步冷却,第二环形冷却器在环形加热器相对于金属管的移动方向上被安置在环形加热器的前面。
8、一种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金属管(10)受安置在金属管内部并与环形加热器(12)一起相对于金属管移动的冷却器(24)的进一步冷却,以冷却金属管被加热的环形部分(20)的内部。
9、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金属管(10)是在整个被浸入冷却剂浴(35,36)中时加热的。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环形加热器和金属管沿金属管的全长度按需要彼此相对地移动若干次,直到金属管的直径缩小到所需的程度。
11、一种制作由松套在一起的外管件和内管件组成的双壁管的方法,其特征是:其中至少外管件是用金属制成的,将一个或一组能对外管件的环形部分进行局部加热的环形加热器设置在已套合的管件周围,沿已套合管件轴向使环形加热器和套合管件彼此相对地移动,以便沿外管件的全长连续地加热外管件,同时用一组与环形加热器彼此间隔安置的环形冷却器冷却外管件与所述环形部分的邻近部分及环形部分的两侧,使外管件的邻近部分保持足够低的温度,以限制被加热的环形部分径向朝外自由膨胀,由此使外管件在冷却时缩小直径而收缩在内管件上。
12、一种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内管件(30a,30b)是一种陶瓷材料。
13、一种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陶瓷内管件(30a)是由许多个沿轴向首尾相接的管段(58)组成的。
14、一种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陶瓷内管件(30b)是由许多个通常为矩形的弯曲的陶瓷块(60)组成的。这些陶瓷块沿周缘和轴向两个方向彼此联接而形成的一个管件。
15、一种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套合的管件(28c和30c,或28c和30d)两个都是弯曲形的。
16、一种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内管件(30d)是由许多个大体上管状的陶瓷管段(62)组成的,每个管段沿轴向的截面为梯形,陶瓷管段彼此首尾相接,形成一个弯曲形的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374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