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斯特林循环发动机无效
申请号: | 86103752.9 | 申请日: | 1986-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04819B | 公开(公告)日: | 1989-07-19 |
发明(设计)人: | 桥本见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G1/043 | 分类号: | F02G1/043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曹永来 |
地址: | 日本群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斯特林 循环 发动机 | ||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斯特林循环发动机,特别涉及到这种发动机的若干气缸和热交换部分的装置。
斯特林循环发动机是先有技术中所熟知的。这种发动机的热力循环是废热回收式的,工质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周期性地压缩和膨胀,它的流量是通过容积变化来控制的,以便于在那里进行最后的功、热之间的转换。这种典型的斯特林循环发动机在它作为原动机运行的过程中,当工质处于热室中时,工质被加热使其温度增高。当工质由于吸热,膨胀时推动活塞,而活塞与曲轴相连使之转动,这样热的一部分就转换为功。而后,工质由泵气活塞经回热器被排出再流入冷室,在那里工质温度下降。接着,泵气活塞迫使工质从冷室通过回热器流入到热室。当它经过回热器时,工质就吸收先前储存在那里的一部分热量。在热室中,工质重新吸收热量。这样,循环运行不断重复。
参看图1,这是斯特林循环发动机实际装置简图,它给出了斯特林循环发动机的一种结构。该发动机有四个气缸1,它们以等角度间隔成环形排列,泵气活塞2可往复运动地装配在各个气缸1中,并且它把气缸1的内部分割成二个室:热室或膨胀室和冷室或压缩室。一个气缸1的热室和另一个气缸1的冷却室中间通过加热器3,回热器4和冷却器5彼此相连。加热器3,回热器4和冷却器5是相互串连在一起的。每个活塞2通过连杆7与斜面板6相连,这样就使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化成输出轴8的旋转运动。
在斯特林循环发动机的这些结构中,四个气缸1等角度排列,角度的间距为90°。因而引起输出轴8的扭矩变化较大。妨碍了轴转动的平稳性,同时发动机输出功率也小。由此,这种类型的斯特林循环发动机不可能在高转速和高效率状况下运行。而且,加热器的紧固结构和冷却器的结构非常复杂,由于冷却器安装在紧靠每个气缸的位置上,来自外部热源的热量会传递给冷却室,引起热的传导损失。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斯特林循环发动机,该发动机在结构上是紧凑的,并能在高转速和高效率状况下运行。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斯特林循环发动机,它能防止从加热器的外部热源向冷却器和(或)气缸冷却室传递热量,以实现运行的高效率。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斯特林循环发动机,在这种发动机中加热器容易被紧固。
本发明所述的斯特林循环发动机包括五个气缸,在每个气缸中装配一个可滑动的泵气活塞,活塞把气缸的内部空间分隔为膨胀室和压缩室。一个气缸的膨胀室与另一个气缸的压缩室相连接,在它们之间连接有冷却器装置,回热器和加热器装置。五个气缸等角度地成环形排列,五个热交换装置等距离地安装在气缸外部附近,每个热交换装置包括相互依次相连接的冷却器装置,回热器和加热器装置。这些气缸和热交换装置被支撑在支架上,该支架含有数个支座。加热器装置对着气缸的膨胀室安置在上述的一个支座上。由相对的支座所形成的每个空间中。安装有绝热装置。
由上述可知,按本发明所构成的发动机结构紧凑,并能在高转速高效率状况下运行。另外,它能防止从加热器的外部热源向冷却器和(或)气缸冷却室传递热量,以实现运行的高效率。同时,其加热器装置实易被紧固。
本发明的更进一步的目的、特点和其他方案可以参照附图,从下面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获知。
本发明的简要说明
图1:现有斯特林循环发动机简图。
图2:本发明一个实例中的斯特林循环发动机的垂直剖面图。
图3:图2所示斯特林循环发动机的平面图。
图4:斯特林循环发动机的流程图,用图解说明斯特林循环发动机的运行。
图5:图2所示斯特林循环发动机的放大横剖面图,通过图解说明气缸和冷却器之间的连接结构。
图6:用于图2所示斯特林循环发动机中的回热器的横剖面图。
图7:图2所示斯特林循环发动机的气缸和加热器的放大横剖面图。
图8:本发明另一个实例中的斯特林循环发动机的平面图。
图9:图8所示斯特林循环发动机的垂直剖面图。
图10:图2中所采用的支架元件的第三个安装板的平面图。
图11:图2中所采用的支架元件的底板的平面图。
图12:图2所示斯特林循环发动机的放大剖面图,用图解说明气缸的密封结构。
图13:本发明更进一步实施例中的斯特林循环发动机的局部视图。
图14:图13中“x-x”线所示的横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电有限公司,未经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37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陶瓷及其同类材料的热变形测量系统
- 下一篇:液压操作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