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压操作机构无效
申请号: | 86104051.1 | 申请日: | 1986-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04823B | 公开(公告)日: | 1989-07-19 |
发明(设计)人: | 吉积敏昭;杉山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5B11/08 | 分类号: | F15B11/08;H01H33/3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佩中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操作 机构 | ||
本发明涉及一个液压操作机构,适用于在接到一个操作指令时以高速驱动负载的设备。
气压例如空气压和液压例如油压,迄今都用作高速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的设备的驱动源,而气动操作机构常用于较轻的负载。
然而,当操作一个重负载,例如重数吨的负载时,气动操作机构必然会变得较大,而且在运行时,由于提供和排放空气,必然会产生很大的噪声,又维护建立气压的空气压缩机的成本也势必会增加,所以大多常采用液压操作系统。
液压操作机构与气动系统相比,能容易得到高的压力,这是由于使用的流体具有相对的非压缩性之故,所以运行时噪声是低的,机构能做成小型的、且在高速运行时能作出优良的反应。
在液压操作系统中,如果在机构装配过程中空气混入液压流体中,或者如果在流体压缩过程中空气溶于流体中,那么流体中的这种空气就会减慢机构作出的反应速度,且运行时间也不会保持恒定不变。
这类高速机构的一个典型例子是用于电力传输系统的开关机构。
当电力传输系统的容量和电压增加时,开关,特别是电力断路器,更需要改进其特性。为此,不仅使用了气体绝缘断路器,其中采用SF6(六氟化硫)气体作为消弧介质,而且希望改进性能,改善系统的稳定性,例如提高开关速度,减少开关时间差。此外,也越来越要求减少使用时存在的问题,例如改进机构的维护,减少噪声的产生。
尽管本发明的按照电力开关操作机构叙述的,但本发明也适用于其他相同的高速操作机构。
图1示意表示日本专利公开号N057-111915中所揭示的传统液压操作机构,其中[10]是开关装置,如断路器的开关部件。开关部件[101]包括固定触头[102],和可动触头[103],并由驱动机构[104]驱动,以开启或闭合触头,驱动机构[104]包括一个用棒[105]连接到可动触头[103]的差动活塞[106],一个液压缸[107],差动活塞[106]在液压缸[107]内用密封件[106a]作它们之间的液体密封。连接在[107]的头侧(大面积侧[107a]的导管[108]被连接到液压控制装置[109],液压控制装置[109]由低压导管[111]连接到低压箱[110]蓄压器[113]是由通道[112]连接到液压缸[107]的棒侧(小面积侧)[107b],高压导管[114]把蓄压器[113]连接到液压控制装置[109]。此外,设置供给高压流体的泵装置[115],以便通过导管[117]回收排放到低压箱[110]内的流体。另一导管[116]是用来通过它向蓄压器[113]提供高压的。
现在将讨论上述的一般机构的操作。来自蓄压器[113]的高压流体常常是通过差动活塞[106]的棒侧[107b]上的通道[112]提供的。当一个开启开关部件[101]的操作指令提供给液压控制装置[109]时,通过导管[114]提供给差动活塞[106]的头侧[107a]的高压流体则通过导管[108]和[111]被排放到低压箱[110]内。此时,向导管[108]提供高压流体的通道的关闭的。因此,在差动活塞[106]的棒侧[107b]上的高压流体推下差动活塞[106],开启开关部件[101]如图1所示。在此状态,由于包含导管[108]的差动活塞的头侧[107a]充满低压流体,活塞[106]的密封件[106a]必须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以便理想地达到在高低压流体之间无流体渗漏。
当闭合开关部件[101]的操作指令提供液压控制装置[109]时,从导管[108]连接到低压导管[111]的联系通道是关闭的,与此同时,把高压流体提供给导管[108]的供给通道则是打开的,所以导管[108]与高压导管[114]是联通的。其结果是,高压流体均被提供到差动活塞[106]的头侧[107a]和棒侧[107b],由于头侧和棒侧之间的面积差所产生的推力使活塞[106]向上运动,从而闭合开关部件[101]。当开关部件[101]闭合时,则导管[108]充满高压流体。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个液压操作结构,该液压操作机构是这样安排的:除去给与操作指令的瞬间外,施加在活塞头侧的大活塞面积侧上的液压总是保持高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40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