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无蛹臭无盐蚕蛹蛋白胨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6104118 | 申请日: | 198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4118B | 公开(公告)日: | 1988-04-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恭勤;张一新;庞其芳;谢维刚;徐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J1/00 | 分类号: | A23J1/00;C07G7/00;C07G7/02 |
代理公司: | 同济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树德,谭震威 |
地址: | 上海市四平***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蛹臭无盐 蚕蛹 蛋白胨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以干蚕蛹制造无蛹臭无盐蚕蛹蛋白胨的方法。
在已有技术中,制造蚕蛹蛋白胨的方法是先将蚕蛹制成无蛹臭蚕蛹蛋白,然后以该蚕蛹蛋白为原料制造无蛹臭蛋白胨。这种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流程长,工艺复杂,且蛋白回收率低,产率不高。
在日本专利特公昭50-5200中提供了一种以干蚕蛹为原料直接制造蚕蛹蛋白胨的方法。其方法是将干蛋蛹粉碎后用亲水性,低沸点有机溶剂(例如丙酮等)去脂,得去脂干粉后,悬浮在水中,在适当pH下,加入动物蛋白水解酶(胃蛋白酶或者胰蛋白酶)保温酶解12小时,然后在500转/分离心机上离心,对上清液进行中和,再加入较大体积乙醇沉淀蛋白胨,经3500转/分离心机离心,用乙醇洗沉淀,再离心几次,得到蛋白胨产品,产率为37.6%。这种方法虽较前者有所改进,但尚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由于乙醇不能使酶解液中的蛋白胨完全沉淀,沉淀上清液中残留的蛋白胨一是影响产率,二是排放后由于排放液中有机质含量高,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
2.该工艺中,开始去脂和最后沉淀两次用有机溶剂,不仅工艺复杂,而且损耗较大,因而增加了成本。
3.该工艺流程长,几次离心和酶解12小时到得蛋白胨产品将近24小时,费时多。
4.该工艺采用酸或碱来中和,使沉淀下来的产物中含有较高的盐分,影响产品质量。
5.该工艺对有机溶剂的回收和脱臭问题末予解决,因而生产中有机溶剂损耗大,成本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发明一种工艺简便,低耗高效的制造无蛹臭无盐蛋白胨的方法。
本发明方法具体说明如下:
先将干蚕蛹粉碎,然后用低沸点亲水有机溶剂和低沸点疏水有机溶剂的混合溶剂去除蛹粉的脂质和蛹臭。混合溶剂中亲水有机溶剂与疏水有机溶剂的体积比在8∶2至2∶8之间。待去脂去臭的蛹粉干燥后,再将其悬浮于水中,在一定的pH和反应温度下,加入蛋白酶水解。加碱性蛋白酶时pH为3~10,反应温度为35~65℃;加木瓜蛋白酶或胰蛋白酶时pH为7~8,反应温度为35~50℃;加胃蛋白酶时pH为1.8,反应温度为37℃;加菠萝蛋白酶时pH为4~6,反应温度为40~50℃,保温至水解终止。然后以4.000转/分的速度离心5~15分钟,去渣,上清液用离子交换树脂中和。当上清液为碱性时采用H+型阳树脂;当上清液为酸性时采用OH-型阴树脂。中和液经喷雾干燥得到蛋白胨干粉。另外,生产中使用过的混合溶剂可以回收。
本发明的特点是:
1.用喷雾干燥法代替了现有工艺中的乙醇沉淀、离心、乙醇洗沉淀和干燥等步骤,因此工艺简便,蛋白胨回收率高,且无含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排放。
2.本发明只用一次有机溶剂处理,一次离心,酶解时间也比现有工艺短,因而节省了有机溶剂,缩短了生产时间。
3.因采用离子交换树脂中和酶解液,所以在产物中不含盐分。
4.进行溶剂回收,降低了成本。
本发明具有工艺简便,成本低,得率高,省时高效,所制得的蛋白胨不含盐分,仍保持了原蚕蛹蛋白的氨基酸成分,营养价值高,且经酶解后得到的蛋白胨易于消化吸收。
以下为本发明的一个实例。干蚕蛹粉1000克,用3立升石油醚和乙醇的混合溶剂去除脂质和蛹臭,待干燥后将其悬浮于3立升水中,调pH8~10,温度35~55℃,加入2~5克细菌蛋白酶水解,保温70分钟,4000转/分离心5分钟,上清液用H+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中和后进行喷雾干燥,得蛋白胨干粉423克(得率为4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4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