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涤纶高速纺予取向丝整理剂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86104188 申请日: 1986-06-26
公开(公告)号: CN86104188B 公开(公告)日: 1988-09-14
发明(设计)人: 郑文均;陈振东;翁蕊;姚蕾;张裕英;杨跃华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市轻工业化学研究所;纺织工业部纺织科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D06M15/53 分类号: D06M15/53;D01F6/62
代理公司: 天津市机械管理局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胡荣田,卓庆胜
地址: 天津市南***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涤纶 高速 取向 整理
【说明书】:

发明是属于合成纤维整理剂的范畴。

随着涤纶长丝工艺技术的发展,其整理剂也相应地有所发展,但仅限于少数的工业发达国家。由于予取向丝(Pre-orientedyarn简称poy)在高速牵伸过程中有卷绕成型;在加弹过程中有耐热、白粉、起毛现象;而在摩擦假捻时有平滑、集束、抗静电等问题。要克服这些问题,就必须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一定数量的卷绕油剂,我们称之为poy油剂。该油剂涉及面广,其难度很大,这就是poy油剂发展缓慢的原因所在。

我们从日本特许公报1981年165071等文献及引进的这类油剂来看,有聚醚类型、聚酯与聚醚复配型、嵌段和无规聚醚混合型等。但后者要封闭端基,工艺繁杂。而这些油剂虽然能适应于高速纺予取向丝的加工整理及摩擦假捻加工工艺,但在实际应用上都存在许多弊端。

我们认为研究涤纶高速纺予取向丝整理剂,要面对工艺流程短,加工速度快及加工温度高的现实,除应具备普通长丝油剂的平滑性、耐热性、抗静电性和油剂均匀稳定性之外,尚须考虑渗透性、集束性与抗结焦性、油膜强度、油剂各组分之间的相溶性、稳定性、油剂的低泡性、消泡快等因素。因为高速纺是指在3000米/分-3500米/分运行,要求实现对每根纤维表面均匀地上油,这就要求整理剂渗透性能好、润湿速度快,且表面张力要尽可能地小。在高速加弹变形中,纤维还要通过加热器进入假捻摩擦盘,纤维上的油剂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会飞溅到加热器上,从而形成焦状物,会使纤维起毛、断头,还会影响环境,另外要求油剂有一定的油膜强度,使之白粉产生减少,又要求油剂的颗粒要小,最好相溶性达到增溶的程度,且均匀稳定性要好,而浓度与粘度的关系曲线不要出现突变点为优。上述的因素已构成一个复杂的系统,必须抓住重点,统筹兼顾,才能克服现在使用油剂的缺欠。

我们的目的是研制一种新型的可设计型的具有耐热、平滑、集束、渗透、润湿和抗结焦的涤纶予取向丝整理剂。

本发明的技术特征是由可设计型多支的无规聚醚和可设计型高分子的无规聚醚占90%和抗静电剂占2-4%及余者为水所组成。而该多支的无规聚醚是以多支异构醇和多元醇、聚乙二醇和聚丙二醇等为起始基的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共聚物。其通式如下:

其中:R1;R2;R3为H、CH3、C2H5……C17H35

催化剂:KOH、NaOH

其中:m=3-5

n=0-1

ma+nc=X

mb+nd=Y

催化剂:KOH、NaOH

(a、b、c、d为不规则的变数)

(3)HOC2H4OH+X(CH2CH2O)+Y(CH3CHOH2O)催化剂/HO(CH2CH2O)a(CH3CHCH2O)c(CH2CH2O)bH

其中:a+b=X+1

c=Y

催化剂:KOH、NaOH

抗静电剂为单烷基聚氧乙醚磷酸酯盐,其通式如下:

其中:n=3-10

R=C5-C13

此类酸性酯可用KOH、NH4水、有机胺类中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轻工业化学研究所;纺织工业部纺织科学研究院,未经天津市轻工业化学研究所;纺织工业部纺织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4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