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旋涡流量计无效
申请号: | 86104243 | 申请日: | 1986-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4243A | 公开(公告)日: | 1987-02-11 |
发明(设计)人: | 岩本哲夫;雨森宏之;西山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机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F1/32 | 分类号: | G01F1/3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李强 |
地址: | 日本神奈***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涡 流量计 | ||
本发明涉及旋涡流量计,特别涉及对设置在流体的流路中的,使被测流体发生旋涡的旋涡发生器的结构进行简化,而且即使管道有振动但测量精度也不降低的旋涡流计。
过去,在流路中安装旋涡发生体,由于这个旋涡发生体,被测流体在下流侧产生卡尔曼旋涡,并检出与旋涡对应的压力变化。从而使检出被测流体的流速流量的旋涡流量计实用化。过去,具有静电电容式检出部份的旋涡流量计的构成是,在旋涡发生体两侧面设有凹下的部份,并在该部份上安装固定电极板,同时,在和这个电极的微小间隔处安装一个可以承受被测流体压力变化、作为可动电极的膜片,并在电极板和膜片之间的空间封装液体,同时,使一对的空间连通而把封装液体封装在里面。在这个旋涡流量计中,伴随着被测流体的流动,在旋涡发生体的两侧流过的被测流体交替地产生了卡尔曼旋涡,对应其压力的变化,一对膜片产生位移。然后进行电的检测出膜片和固定电极间的静电电容变化,从而测定了流量。
然而,随着管道内流体的流动,管道产生振动,结果,振动便由管道传到直接固定在管道上的流量检测部份。流量检测部份在受到由管道传来的振动的同时进行流量测量。
一般,检测由旋涡发生器所产生的压差的一对敏感部份,被安装在与管道轴向成正交的水平方向上。但,作为管道所传的振动,在管道的轴向上不易起振,即使起振也比较小。但在与管道轴向成正交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振动成份则比较大。因此,过去的流量计由于一对敏感部份安装在与管道轴向成正交的水平方向上,当管道的水平方向上一有振动产生,则在一对敏感部份的膜片空腔和连通部份中充填的封装液体在水平方向上摇动。因此,过去的旋涡流量计,由于在管道水平方向产生振动,封装的液体在一对敏感部份之间受到加速度,由于封装液体的惯性,结果金属膜片产生了位移。在这种情况下则具有这样缺点,即由于这样的管道振动使金属膜片的位移而形成静电电容量的变化,当这个变化被检测出来最后即作为信号输出。另外,在进行金属膜片位移小的微小流量测量时,很难判别是由于卡尔曼旋涡形成的压差使金属膜片位移还是由于管道振动使金属膜片位移。因此在低流量测定时,必须把电路的灵敏度降低以便由于管道振动带来的金属膜片偏移所产生的静电电容量的变化不致被检测出来。因此,就有这样的缺点,即不能进行随着卡尔曼旋涡而形成金属膜片小位移的微小流量测量,结果使流量的测量范围变窄。
因此,本发明为了除掉上述过去的缺点而提供新的、有用的旋涡流量计。以下,与附图一起对每个实施范例加以说明。
第1图是本发明的旋涡流量计的第1实施范例的背面图,
第2图是第1图中旋涡流量计的纵剖侧面图,
第3图是第1图中旋涡流量计沿Ⅲ-Ⅲ线的横断面图,
第4图是第1图中的旋涡流量计所用的检测电路的电路图,
第5图是其它实施范例的旋涡发生柱的横断面图,
第6图是本发明的旋涡流量计的第2实施范例的纵剖背面图,
第7图是第6图中的旋涡流量计的检测部份的概略平面图,
第8图是第6图中的旋涡流量计的纵剖侧面图,
第9图是第6图中的旋涡流量计所用的检测电路的电路图,
第10图是其它实施范例检测部份的概略平面图。
第1图至第3图所示的作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范例的旋涡流量计10,概略地由下述各部份所组成:带有法兰盘的管道11和,垂直安装在管路11的中间部位的旋涡发生柱12和,与旋涡发生柱12有关连的安装在管道11外面上部的检测部份13,和与检测部份13作电连接的下述的检测电路。在旋涡发生柱12的两侧面12a、12b的中上部分分别开有差压导入开口14a、14b。由这两个开口14a、14b连通的差压导入孔15a、15b在旋涡发生柱12中延伸到上方。另外,开口14a、14b只要左右对称地设置在旋涡发生柱上即可,对于开口14a、14b和差压导入孔15a、15b等的安装精度的要求并不严格,因而旋涡发生柱12的造价便宜。旋涡发生体12的上部穿透管路11的管壁。
管路11的管壁外周和检测部份13之间装有形成导入孔16的构件,在部件16上形成与差压导入孔15a、15b相连通的斜的差压导入孔17a、17b,此外,在上面设置有差压导入孔17a、17b开口的园形凹入部份18a、18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机工株式会社,未经东机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4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的高稳定性石蜡乳液
- 下一篇:计算系统中用于故障恢复的方法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