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复合不变形的针绣用网状粗布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86104250 申请日: 1986-05-27
公开(公告)号: CN86104250A 公开(公告)日: 1987-02-18
发明(设计)人: 马塞拉·M·卡茨 申请(专利权)人: 马塞拉·M·卡茨
主分类号: D05C17/00 分类号: D05C17/00
代理公司: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代理人: 任宗华
地址: 美国加利***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复合 变形 针绣用 网状 粗布 及其 制造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是关于针绣用网状粗布和码数的。特别是关于纺成网状的纺织原料和织物材料,其中,在天然纱线或合成纤线之间的网眼或隙缝大于或等于纱线本身的大小,这些网眼是用来接受刺针引导的纱线线圈的,以在这样的纺织品和织物上作出针绣图案。

针绣用网状粗布,其最简单的形式是由均匀间距、耐弯曲经线和纬线织成的织物。其中纱线间的网眼和缝隙大于或等于纱线本身的大小。针绣用网状粗布通常由棉纤维或亚麻纤维组成,特别是粗布的间距(每英吋的纱线数)落在10至18根的通用范围。纱线由大量纤维股加捻在一起所组成,并用上浆材料(一种硬挺整理剂,如:淀粉)涂复。常用较好的针绣用织物,间距每英吋有18至40根纱线(有时可多至每英吋58根),并用添加丝纤维或合成纤维纤线的棉纤维纱线和亚麻纤维纱线纺成。

用作针绣用网状粗布的纺织品和织物材料常纺成24、27、36、37、40、43和54英吋宽(有时也纺成60至72英吋宽),并带有坚固纺成窄“织边”带的边缘,此材料由其生产厂家以成“卷”布(或捆)的形式卖出,一卷布的最小码数为5码至10码。生产出的用作十字花针绣用网状粗布的织物可以纺成22英吋宽。经纱与织边的边缘平行,纬纱与之垂直。

现在使用的针绣用网状粗布的主要形式被设计成“单线”,意思是在网眼或隙缝的每一边只有一根纱线;以及“双线”,意思是在网眼的每一边有两根纱线。单线针绣用网状粗布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单浮纱”和“单线-双罗纹组织”。单浮纱针绣用网状粗布(见图1)的经纱和纬纱仅仅是上下互相交织,单线-双罗纹组织针绣用网状粗布(见图2)的经纱实际上由两根较细的(较弱的)纱线组成,它们在和每根纬线交叉处被打结或加捻。由于纺织方法这一原因,单浮纱针绣用网状粗布在纱线之间有更大的经纬滑动,结果,针绣用网状粗布的网孔构形很容易变形,即:网眼或隙缝变成不均匀的尺寸、重复的折叠构形。在经过大量的整理后,即使是最好的针绣用网状粗布也变成易曲的。而且,单浮纱粗布片(从布卷上切下的)将在切割边缘产生大量的乱纱(变成非纺的)。单线-双罗纹组织纺成的针绣用网状粗布的边缘乱纱稍微少一些。但较细的双经线大大地消弱了整个粗布。因此,大量的上浆淀粉被用来浸泡纱线,并给纱线提供了一个外壳。用作加强较细(较弱)经线的上浆物质使粗布的网眼或隙缝变得粗糙和毛糙。因此,在针绣和以后的使用过程中都明显的出现针绣纱线的磨损和断裂。在进行针绣过程中,外壳淀粉的松驰和分层,使粗布失去了一些硬挺整理剂和外壳,并且使过硬的粗布变成了极易曲的粗布。随着外壳的流失,单线-双罗纹组织粗布发生移动和变形,其织物构形时常随之变形。因此,当变形的粗布用来针绣时,单线-双罗纹组织纺成的粗布再要进行整形或整纱将更为困难。整好的形状时常是暂时的。因为,粗布通常会蠕变回其预先定型过的变形形状,而且,即使用专门的整形设备也不能永久地使粗布保持正确的形状。

双线针绣用网状粗布(也表示为“双”或“绣花底布”)是用经线和纬线纺成的,这些经线和纬线形成粗布的每一个基本网孔或隙缝。而这些经、纬线又由一对较小间距的纱线(见图3)组成,并形成了小的隙缝。当希望在同一块粗布上进行半针绣或十字花针绣(小的)和粗针绣(大的)时,这种针绣用网状粗布是有用的。在这种情况下,纺成的粗布结构允许经、纬线的双线进行移动,以制得大的和小的隙缝尺寸。在另一种情况下,如同典型的奥布桑织锦挂毯针绣一样,两根垂直的纱线是不分开的,以取得良好的有某种结构的针绣,而在双纱线粗布上补偿没有分离的双重直纱线的单调。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针绣用网状粗布材料,此材料在整个的针绣过程中是不变形的和尺寸稳定的。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针绣用网状粗布材料,此材料可切割成非矩形的规则的形状和无限制的多种不规则的形状以及各种尺寸,且没有边缘乱纱。此材料能接受针绣至最后的完整的网眼或隙缝及其边缘。

本发明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针绣用网状粗布材料,虽然此材料用标准的布卷宽度生产出来,但是,可用机械切割成相应长的、窄的、无织边的带,用以卷筒和销售,在其处理和针绣期间,不会出现边缘乱纱。

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针绣用网状粗布材料的独特的方法。此材料是不变形的和尺寸稳定的,不需要应用过多的损伤纱线的上浆化合物,在其处理和针绣期间,在其边缘不产生乱纱,在针绣工作结束后,不需要进行整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塞拉·M·卡茨,未经马塞拉·M·卡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4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