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糖水青梅加工新法无效
申请号: | 86104401 | 申请日: | 1986-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4401A | 公开(公告)日: | 1988-01-13 |
发明(设计)人: | 程绍南;方修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科学院柑桔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B7/08 | 分类号: | A23B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浙江省黄***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糖水 青梅 加工 新法 | ||
本发明是制做果面无皱纹,肉质脆嫩,梅香浓郁,汤汁清晰的糖水青梅的新方法。
过去制作糖水青梅为了防止果面产生皱纹,采用多次加糖浸渍,逐步提高糖浓度的措施:或为了加快糖份吸收及梅果水份渗出,采取刺破果面,然后置冷藏库冷冻的方法(参见JP58-23745)。然而,实践证明,上述方法对于防止梅果果面起皱效果不良,又多次加糖浸渍的方法易因微生物感染引起变质,浸泡需要长时间及大量容器,並占用场地。另一方面,过去的梅果加工保脆措施,一般均采用明矾和食盐混合液浸泡(参见JP57-159440),往往需要用明矾液反复处理(参见《果品加工一百例》p114,浙江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3月第一版)。这样做手续繁杂,加工耗时长(一般要40天),对于采收期相当集中的梅果来说,是十分不利的。
本发明工艺流程是:
原料验收→挑选分级→脱苦保脆→热碱烫皮→稀酸中和→去皮漂洗→染色→漂洗→装罐装瓶→入库
(一)原料:
1.品种:以果形整齐、大小适中、肉厚核小,酸度高的品种为宜。
2.成熟度:七、八成成熟时为最佳,成熟度太低没有梅果的固有风味,但过份成熟,会使制品失去脆性。
3.采收贮运:要求手工采摘,切忌打落,防止梅子果面受伤而导致软烂,运输过程中要用硬质容器包装,防止挤压,梅果采收后可短期贮存于0~3℃冷库中。
(二)挑选分级:
根据果形分大、中、小三档,去除僵果、伤果、软烂果。
(三)脱苦保脆:
将挑选好的梅果浸入含有3~6%氯化钙与3~5%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中,浸泡12~120小时,浸泡液浓度及浸泡时间根据梅果的大小及当时室温而定。
(四)热碱烫皮、稀酸中和及去皮漂洗:
将浸泡后的梅果用清水漂洗1分钟,然后放入100℃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烫三分钟,然后将梅果浸于2%的稀盐酸溶液中中和。中和后用机器或人工去皮,同时用大量水漂洗,去除皮屑。
(五)染色:
为了使梅果具青梅本色,将去皮后的梅果浸泡于0.01%食用亮兰和0.06%食用柠檬黄色素混合液中20~30分钟,使梅果染成淡黄绿色。
(六)漂洗:
将染色后的梅果用清水流动漂洗5分钟。洗除梅果表面沾附的色素液、漂洗净的梅果按下列实例装罐装瓶。
(七)装罐装瓶:
实例1-糖水青梅罐头:取(六)项所得梅果150公斤,按每瓶150克分装到1000只容量为315毫升旋转盖玻璃罐头瓶中,然后每瓶灌注70°Brix,100℃糖液220克(液面约距瓶口面0.8厘米)。放入排气箱中排气,排气结束时罐中心温度应不低于75℃,排气后立即旋盖封罐。然后进行常压杀菌,杀菌公式为5′-(10′~12′)/100℃(杀菌工艺条件可按罐形大小,卫生条件等酌定),杀菌后迅速用冷水冷却至38℃左右。将冷却后的糖水青梅罐头置于20℃左右室内保温一周;检验,并去除漏液、变质罐。得到净重370克的糖水青梅罐头1000罐。
实例2-青梅果实饮料:选用100只容量为1800毫升的塑料饮料瓶(其瓶口直径能装入梅果)每瓶装入(六)项所得梅果180克,然后每瓶注入按下列配方配制並经过高温瞬时杀菌的青梅饮料(温度为95℃以上)1820克。
青梅饮料配方:
*新鲜梅果热水抽提汁 50%
白糖 35%
柠檬酸 0.5%
青梅香精 0.05%
苯甲酸钠 0.05%
食用亮兰 12PPM
食用柠檬黄 72PPM
净化水 15%
(*鲜梅果1份加水4份煮沸,捣糊梅果,在95℃左右保温20分钟。过滤后所得的汁)
然后加内塞,旋盖,套热塑套,用冷水迅速冷却至室温,揩净,装箱,入库。得100瓶净重2000克青梅果实饮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科学院柑桔研究所,未经浙江省科学院柑桔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4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对近红外线无吸收的印刷油墨
- 下一篇:一种近红外线吸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