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一种防止钢铁腐蚀的缓蚀剂无效
申请号: | 86104445 | 申请日: | 1986-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4445A | 公开(公告)日: | 1987-12-30 |
发明(设计)人: | 苏永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永廉 |
主分类号: | C23F11/10 | 分类号: | C23F11/10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专利服务处 | 代理人: | 王井养 |
地址: |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钢铁 腐蚀 缓蚀剂 | ||
本发明属于金属防腐领域,添加在冷却用水或工业用水中,对与水接触的铁有显著的防腐蚀效果,对环境无污染的金属缓蚀剂。
一般金属如铁,在使用环境中会发生种种腐蚀,对它们的防腐方法之一是加缓蚀剂。
金属缓蚀剂有无机物及有机物、无机物系列的缓蚀剂如铬酸盐、重铬酸盐、亚硝酸盐等,它们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钝化膜以防止金属腐蚀;有机物系列的缓蚀剂如胺类、亚胺类、醛类、醇类、树脂酸类、杂环化合物和咪唑类等,它们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一个隔离层,而防止金属腐蚀,故亦称为吸附型缓蚀剂。
无机物系列缓蚀剂有显著的防腐蚀效果,但是有毒,对环境有污染,有的使用不安全易发生孔蚀。因此有机物缓蚀剂为人们所关注,应用较多的有胺类及羧酸类。胺类缓蚀剂有恶臭,且已有的缓蚀剂有的仅适用于中性或碱性介质,有的仅适用于酸性介质,对介质的PH适应范围较窄。
本发明针对上述缺点,研制了防蚀效果大,低毒或无毒,安全性好,对介质的PH适应范围较宽的缓蚀剂。
本发明提供的缓蚀剂可用于冷却循环水或其他工业用水中及矿井酸性水中碳钢和铁制件的缓蚀剂。它能够提高金属的自然腐蚀电位,减缓金属腐蚀,如一种碳钢在无缓蚀剂的中性水中,其自然腐蚀电位为-684Vm,加入2%本发明的缓蚀剂后,其自然腐蚀电位为-180Vm,自然腐蚀电位提高了504Vm,使用本发明的缓蚀剂,不会有孔蚀的危险,而且能自动修复破损的保护膜。
这种含有植物提取物的缓蚀剂,可作为冷却循环水,酸性水介质或碱性水介质中碳钢和铁的缓蚀剂,既可用于PH为6~8的中性水介质或PH为8~10的碱性水介质中碳钢和铁的缓蚀剂,也可作为PH为1~5的稀硫酸,稀盐酸或稀硝酸的水介质中碳钢和铁的缓蚀剂,具有较宽的PH适用范围。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防止钢铁腐蚀的缓蚀剂,组成物中含有(重量%)0.4~6.0的植物提取物,0~5.0的配合剂和平衡量的水。这类组成物的PH为1~11。
本发明提供的缓蚀剂配方中,含有的植物提取物是从造纸黑液或亚铵法造纸废液中提取,提取物是一种含有羰基化合物,羧基化合物及多种氨基酸的混合物。它的提取方法,对二种不同的造纸废液不尽相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用酸酸化造纸废液,酸化可以用盐酸也可以用硫酸,使PH=1~5,有沉淀物析出,过滤分离沉淀物并用水进一步提纯,提纯物用氨水中和,也可以用三乙醇胺,二甲基亚矾、三羟基胺基甲烷或氢氧化钠中任何一种,然后加入配合剂,用一般的方法混合成本发明中所说的缓蚀剂。这里所说的配合剂本质上是亚硝酸钠,碳酸氢钠或磷酸钠中的一种。
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下面再用一个实际例子来说明上述制备工艺过程:取100毫升的造纸黑液,在不断搅拌下,加入10~40毫升36~38%的盐酸溶液,使黑液的PH=1~5,继续搅拌片刻,滤去液体,得到固体沉淀物,以水洗涤提纯沉淀物,提纯物再用10~20毫升氨水中和,浆料经浓缩成干粉或不浓缩,直接与配合剂混合,制成所说的缓蚀剂。
按本发明提供的缓蚀剂配制方法,可配制适用于中性或碱性水介质中的钢铁缓蚀剂,其组成物含量(重量%)为:0.4~1.2的植物提取物,0.4~5.0的配合剂和平衡量的水,制成缓蚀剂的PH为9~11。这种缓蚀剂可以作为冷却水系统,PH为6~8的水介质或PH为8~10的其他工业用水系统中碳钢和铁的缓蚀剂,使用量为1~5%。如在自来水中加2%这种缓蚀剂,用失重法测定碳钢在24小时、48小时和360小时的缓蚀率分别为100%、98.4%和98.2%。
配制适用于酸性介质中钢铁缓蚀剂,其组成物含量(重量%)为:4~6的植物提取物和平衡量的水,组成物的PH为6~7。这种缓蚀剂配方,可以作为PH1~5的酸性介质中碳钢和铁的缓蚀剂。这里所说的酸性介质可以是稀硫酸,也可以是稀盐酸或稀硝酸的水介质,酸的含量(重量%)在0.01~0.06范围内,水介质的PH值为1~5。在上述这三种稀酸水介质中,本发明的缓蚀剂,对碳钢和铁具有近乎相似的缓蚀效果,使用量为1~10%。如在PH=3的酸性介质中,加入1%的这种缓蚀剂,用失重法测定了碳钢在稀硫酸、稀盐酸和稀硝酸水溶液中72小时的缓蚀率,分别为88.2%、88.8%和8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永廉,未经苏永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4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止万能钥匙的挂锁
- 下一篇:菱苦土胶泥组成物和板块成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