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氨水中回收氨的新工艺无效
申请号: | 86104483.5 | 申请日: | 1986-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67B | 公开(公告)日: | 1990-12-12 |
发明(设计)人: | 邵拱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
主分类号: | C01C1/02 | 分类号: | C01C1/02 |
代理公司: | 贵州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周素霞,夏林 |
地址: | 贵州省贵阳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氨水 回收 新工艺 | ||
本发明涉及合成氨尾气吸收塔氨回收技术。
合成氨厂的弛放气,合成吹出气都送往尾气吸收塔回收制成氨水,吸氨后的尾气则作燃料气提氢、氩等的原料。吸氨塔循环的氨水浓度可达10-15%,除合成氨厂本身可以利用一部分外,剩余的氨水由于运输和贮存的困难,又无销路,在没有氨回收装置的情况下,只好就地排放,这就造成严重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为了回收这部分氨水中的氨,并制成液氨,有采用加压蒸氨,吸收制冷的方法。由于氨水沸点是随着蒸氨压力的升高而增高,故加压蒸氨蒸汽耗量大,能耗高。
为了达到环境、经济和节能的综合效果,本发明采用低压蒸氨,有利于低位热能的利用,投资省、见效快,可以解决合成厂自用氨问题,从而达到节约能源、减少氨损失、降低成本、增加收益,消除污染等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在于:尾气吸收塔排出的氨水,首先利用氨压缩机出口气氨的低位热能进行预热,再利用蒸氨残液的热能进一步加热,然后补充少量低压过热蒸汽进行蒸氨,由蒸氨塔顶部冷却回流段出来的高浓度气氨,经液滴分离器分离液滴后,进入氨压缩机进气总管,通过压缩、冷凝后,回收成液氨。回收的液氨可用于低压氨蒸发器,作为合成氨厂的自用氨。此工艺过程中的氨压缩机,可以利用合成氨系统的氨压缩机。蒸氨时所用低压过热蒸汽的压力为3-5公斤/厘米2,其温度可大于或等于180℃;蒸氨塔底部控制温度为140℃左右;顶部回流段出口氨温度应控制在30℃左右。
具体工艺过程是:氨水由氨水循环泵(2)出口抽头,先送到氨水予热器(5),被氨压缩机(4)出口气氨予热,然后送到氨水加热器(8)与蒸氨塔(11)下部出来的残液进行热交换,被加热的氨水在塔的中下部喷入蒸氨塔(11),在提馏段蒸氨,蒸出的气氨往塔上部精馏,通过回流段后,蒸出的高浓度气氨去液滴分离器(10)除去液滴,纯净的气氨并入氨压缩机系统的气氨进口总管。蒸氨塔的底部的再沸液中氨浓度降低到0.5%以下,排出的残液通过氨水加热器(8)回收余热,再经过残液冷却器(9)使残液冷到常温,送残液收集槽(12)并通过循环水泵(13)送往吸氨塔(1),代替化学软水循环吸氨。
用此方法回收氨水中的氨,既解决了蒸氨的大部分热源,又减轻了氨压缩机水冷器的热负荷,蒸氨装置与氨压缩机系统相结合,有利于节能与综合利用,同时保护了环境。此工艺流程简单。充分利用原有设备能力进行技术改造,采用低压及常压设备,制作容易,操作简单。
具体工艺流程如附图所示。
附图中:
(1)吸氨塔;(2)氨水泵;
(3)氨水循环槽;(4)氨压缩机;
(5)氨水予热器;(6)氨冷凝器;
(7)液氨贮槽;(8)氨水加热器;
(9)残液冷却器;(10)液滴分离器;
(11)蒸氨塔;(12)残液收集槽;
(13)循环水泵。
对于一个六万吨氨/年的中型氮肥厂,取其一般的负荷进行核算(约170-180吨氨/日),其弛放气回收的理论量可达432公斤/时,即每小时需处理14.57%的稀氨水量为2904公斤,每日可回收10吨左右的氨。若按各厂弛放气中氨含量折算合成氨产量的经验数据以2-3%计算,每日可回收5吨左右液氨,每年回收液氨可达1500余吨,可见此项回收不仅可以改善环境,节约能源,还有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未经贵阳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44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片微机无功功率控制装置
- 下一篇:单天线多极化调频连续波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