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造粒的工艺过程及颗粒制取无效
申请号: | 86104552 | 申请日: | 1986-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4552A | 公开(公告)日: | 1987-01-21 |
发明(设计)人: | 利奥·蒙赫米厄斯;斯坦尼斯劳斯·马蒂纳斯;皮特勒斯·马泽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斯塔米卡本公司CDSM附属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2 | 分类号: | B01J2/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钢,卢新华 |
地址: | 荷兰赫伦***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艺 过程 颗粒 制取 | ||
1、将液体组分喷射到或射涂在造粒区处于运动状态的固体粒子的表面,进行造粒的工艺过程,其结果是固体粒子被包裹而增大,粒子流从造粒区排出,将此排出的粒子流分为三股,即达到要求粒度的粒子流、小于要求粒度的低粒度粒子流和大于要求粒度的超粒度粒子流,低粒度的粒子流至少有一部分返回造粒区,超粒度的粒子流存于缓冲罐,经缩粒后,至少有一部分返回造粒区,本工艺过程的特征是当粒子在缩粒设备中缩到所要求的可用作粒子核的粒度后,把它们从缓冲罐以恒速送回造粒区。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工艺过程,其特征在于除超粒度粒子流外,还有一部分合乎要求的颗粒经过缓冲罐及缩粒设备,然后返回造粒区。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工艺过程,其特点是在缓冲罐中的一部分颗粒送入熔融设备或溶解设备,在此形成液体组分,然后送入造粒区。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何一项工艺过程,其特点是粒度小于1毫米的颗粒被从经过缩粒之后返回造粒区的粒子流中分离出来,经过溶解或熔融之后返回造粒区。
5、根据权利要求4的工艺过程,其特点是粒度小于0.75毫米的颗粒被从经过缩粒之后返回造粒区的粒子流中分离出来,经过溶解或熔融后返回造粒区。
6、根据权利要求1~5的任何一项工艺过程,其特点是以粒度等于或大于所要求粒度的粒子为主的粒子流,被从经过缩粒之后返回造粒区的粒子流中分离出来,经过溶解或熔融后返回造粒区。
7、根据权利要求1~6的任何一项工艺过程,其特点是造粒在流化床中进行。
8、根据权利要求1~6的任何一项工艺过程,其特点是造粒在喷射床中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斯塔米卡本公司CDSM附属公司,未经斯塔米卡本公司CDSM附属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45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硝酸酯类化合物安定性或相容性测定装置
- 下一篇:风冷叶轮转子式内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