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工业电炉的外循环净化保护加热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6104946 | 申请日: | 1986-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4946A | 公开(公告)日: | 1987-05-20 |
发明(设计)人: | 蒋序彝;杨隆弟;林君凯;芦秀泉;刘平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黔江机械厂劳动服务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7/06 | 分类号: | F27D7/06;C21D1/76 |
代理公司: | 贵州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刘建民 |
地址: | 贵州省贵阳***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电炉 循环 净化 保护 加热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工业电炉的炉气净化保护加热方法,特别适用于金属少、无氧化加热时的保护。
工业电炉通常采用的加热保护方法有真空保护方法,如真空电炉;可控气氛保护方法,如熟知的可控气氛炉;以及抽低真空后充入保护气氛方法,如抽空炉。
真空保护方法的保护效果好,但炉子造价高、生产率低、能耗大,生产成本高;一般熟知可控气氛炉,因为是用保护气体置换炉内的气体,并保持正压不断供气,故气源用量大,而且控制复杂,生产成本也高;抽空炉虽然造价比真空炉低,气源用量比一般可控气氛炉少,但因为需抽低真空和充保护气体,仍然存在炉子造价高及气源供应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经济地、方便地除去工业加热电炉内氧气的方法,可使炉内气体纯度达到很高。
实现本发明的方法是:用泵将加热电炉内的气体抽出,在炉外进行除氧净化。所用的除氧净化方法是氨间接燃烧法或碳分子筛法,然后把除氧净化后的气体再送入炉内。由于泵不断地工作,炉内的气体不断抽出净化,经多次循环净化后,炉内气体得到充分净化,在循环净化过程中,炉内气体的损失用氨分解混合气(氨间接燃烧法)或空气中的氮气(碳分子筛法)补充。
结合附图,通过实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方法。
实施例一:如图一所示,将液氨(1)经氨阀(2)进入氨分解炉(3),氨在分解炉中分解成混合气(含75%H2+25%N2)后进入混合罐(4)中,同时,罗茨泵(8)将加热电炉内的气体抽出,气体被冷却器(7)冷却,经可控回通阀(6)也进入混合罐(4)中,此时与氨分解混合气充分混合,成为含N2+H2+O2的混合气,经阻火器(5)进入燃烧炉(6),在燃烧炉中按反应式2H2+O2(950℃)/(△) 2H2O进行化合反应,此时,绝大部份氧被除掉,变为氮气和水蒸气的混合气,经冷却器(7)冷凝后将大部水除掉,由于罗茨泵(8)的抽力作用,余下的混合气通过泵后压力增高,经可控三通阀(9)进入干燥器(10)或(14),干燥器中的5A分子筛将混合气的水份进一步除去,使气氛露点降至-60℃以下,干燥后的气体(此时的气体中还有少量的氧和40ppm的残余氧)经可控三通阀(13)进入105催化剂罐(15),在105催化剂的作用下,H2与O2转化成H2O,气体中的残余氧更进一步降低,得到纯度较高的氮气进入炉中,此时便完成一个循环。由于炉气是在封闭系统中在罗茨泵(8)的作用下继续沿气路(8)-(9)-(10)或(14)-(13)-(15)-(44)-(25)-(26)-(22)或(21)(23)-(17)-(16)-(14)-(5)-(6)-(7)-(8)循环,前一循环时未被抽出的炉气在后面循环时被继续抽出净化。如此经多次循环之后,炉气深度净化,成为含残余氧为10ppm以下的氮气。净化后的炉气用露点仅(25)、氧分析器(24)测其露点和残余氧含量,达到要求后即停止净化。
此净化方法中5A分子筛罐设有两个,即(10)和(14),一个吸附干燥,一个再生,轮换除水,5A分子筛的再生是用真空泵(12)对之负压解吸,炉气净化后的压力降低用氨分解气补充。
实施例二:如图二所示,加热电炉内气体在罗茨泵(1)的抽力作用下,沿冷却器(15)、可控四通阀(16)、罗茨泵(1)和可控二通阀(2)进入碳分子筛罐(3)中,炉气经罗茨泵(1)后压力增加,进入碳分子筛罐(3)后,由于碳分子的吸氧富氮作用,将大部份氧吸附,成为含氮达98%以上的贫氧气体,此气体再进入脱氧剂罐(5),经3093脱氧剂(或402脱氧剂)的作用,残余氧变为CO2,此时的气体成为含N2+CO2(少量)的混合气(用402脱氧剂进一步除氧后的气体不含CO2),然后进入4A+5A分子筛罐(6)中,混合气中的CO2被4A分子筛吸附,成为纯度很高的氮气,再经氧分析器(7),可控回通阀(8)送入炉中,此时便完成一个循环。炉气在封闭系统中经(1)-(2)-(3)-(4)或(17)-(18)
或(11)-(14)-(19)>(5)-(6)-(7)-(8)-(9)-(13)-(15)-(16)-(1)气路多次循环之后,便
或(10)-(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黔江机械厂劳动服务公司,未经黔江机械厂劳动服务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4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