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冷凝物的分离和排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6105071 | 申请日: | 1986-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5071A | 公开(公告)日: | 1987-03-18 |
发明(设计)人: | 横山武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TLV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26 | 分类号: | B01D53/26;B01D8/00;F22B37/2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国胜 |
地址: | 日本兵库县加***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凝物 分离 排出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包括汽阱被整体地耦合到分离器上的冷凝物分离和排出的装置,例如使用在一般的蒸汽管道中的分离器,特别涉及具有改进的排泄分离效率的冷凝物的分离和排出装置。
通常,常见的是,独立构成的汽阱,分离器的减压阀等是一个连接到另一个上,并被装配在蒸汽管道中的。
在已有技术中,要完成,在蒸汽管道中安装象减压阀、分离器和汽阱等组合装置的管道作业是非常困难的。同样调节这些组合装置中的每一个设备也是困难的。为了克服这个缺陷,就考虑到把这些组合装置整体地相互耦合。
在这样的整体结构的冷凝物的分离和排出装置中,筒形构件安装在一壳体中,在该壳体的内壁表面和筒形构件外表面之间形成一蒸汽引入通道作为分离器,使从输入口引入的蒸汽沿着壳体的内壁表面向下旋流,使通过筒形构件输送的蒸汽从输出口输出。另外,包括一个排出阀在内的汽阱部分被安装在筒形构件的下面,上述排出阀具有一个浮子和盖在浮子上的浮子盖。
一般情况下,蒸汽管的蒸汽以最大近似于40米/秒高速流动,由此,通过蒸汽引入通道被引到汽阱的蒸汽是高速猛烈旋流的。因此,如果作为蒸汽从输入口导向输出口的筒形构件的下端和浮子盖的顶部之间距离是短的话,由旋流的蒸汽象旋风一样把沉积到浮子盖上的水滴和聚集在汽阱部分底部的冷凝物向上回旋,并通过输出口向外输送。显然大大地增加筒形构件的下端到浮子盖顶部之间的距离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会不利地使得冷凝物的分离和排出装置的尺寸变大。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不使装置的尺寸变成不必要大的前提下,在既具有分离器作用,又具有汽阱作用的冷凝物的分离和排出装置中尽可能地改进从蒸汽中分离冷凝物的效率。
根据本发明,在具有分离器部分和汽阱部分的冷凝物的分离和排出装置中,其改进的特征在于使筒形构件的下端和浮子盖顶部之间距离A和汽阱部分的壳体内径B成A/B不小于0.4的关系,这样可提高冷凝物的分离效率。该装置也适用于从压缩空气或任何其它气体及蒸汽中分离和排出排泄物。
根据本发明,从输入口引入的含冷凝物的气体在引入通道中旋流而下,并被输送到汽阱部分。在此同时,冷凝物从蒸汽中分离出来。然后冷凝物基本上沿着汽阱部分和壳体内壁表面落下,并聚集在汽阱部分的底部。另一方面,气体通过筒形构件上升,并从输出口输出。当在汽阱部分的底部聚集冷凝物达到预定的水平时,浮子被提升从而打开了排出阀,并排出冷凝物。
在本发明的冷凝物的分离和排出装置中,使筒形构件的下端与浮子盖顶部之间距离A和汽阱部分的内径B成A/B不小于0.4这样关系,也就是,距离A不小于内径B的40%。因此沉积到浮子盖顶部的水滴和聚集在汽阱部分底部的冷凝物不被气体旋流向上,而让该气体通过筒形构件,并从输出口向外输送。
附图是本发明最佳实施例中减压阀的垂直剖视图。
1…减压阀部分 2…汽阱部分 4…初始蒸汽压力的蒸汽输入口 5…二次蒸汽压力的蒸汽输出口 7…主阀 21…筒形构件 26…汽阱座 27…浮子 28…小孔 29…浮子盖 34…蒸汽引入通道(分离器部分)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陈述如下:在该最佳实施例中,冷凝物的分离和排出装置包括一个减压阀。参考所示的本最佳实施例的垂直剖面图,编号1和2分别标明减压阀部分和耦合到减压阀下端的汽阱部分。减压阀部分1包括:在壳体3一侧引入具有初始压力的蒸汽的输入口4和在输入口4相反的一侧输送二次减压的蒸汽的输出口5。主阀座6装在壳体3中,主阀7由螺旋弹簧8对着主阀座6加力。活塞9的活塞杆10是紧靠在主阀7的上端。编号11标明为二次蒸汽压力的调节螺钉。当该调节螺钉11被拧紧时,隔膜14被螺旋弹簧12和装在螺旋弹簧12下端的推杆构件13压下。其结果导杆15对着螺旋弹簧17的偏置力被压下,从而打开了导阀16。装备第一通道18为把初始压力蒸汽引入导阀16的下部空间。装备第二通道19为了把通过导阀16的初始压力蒸汽引入活塞9的上部空间。装备第三通道为了把从输出口5来的二次压力蒸汽引导入隔膜14的下部空间。根据需要还装备滤器32和滤网33。
在下面稍微扩开成喇叭状的筒形构件21是被装配到位于壳体3中部的主阀座的一部分上。该筒形构件21借助导向和支撑构件22,在该构件21的外周若干个位置上,例如四个位置上将其固定到壳体3内。作为分离器的蒸汽引入通道34是在筒形构件21和壳体3内周之间形成的。流过蒸汽引入通道34的蒸汽是旋流的。支撑主阀7的阀杆23的筒体24是被安装在筒形构件21内,并且例如通过四个支撑架25被装配在筒形构件的内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LV有限公司,未经TLV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5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