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水平连铸的双反推拉坯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6105289 | 申请日: | 1986-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5289A | 公开(公告)日: | 1988-03-02 |
发明(设计)人: | 章仲禹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钢铁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4 | 分类号: | B22D11/04 |
代理公司: | 冶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宗如 |
地址: |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平 推拉 方法 | ||
本发明是关于水平连续铸钢的方法。
众所周知,水平连铸生产优于其它形式的连铸生产。但是,由于水平连铸的中间包与结晶器直接连接,使钢水处于密封浇铸状态,所以无法向结晶器内添加保护渣和润滑剂,以致结晶器内壁与铸坯易发生粘结,而产生较大的拉坯阻力。同时又因为水平连铸结晶器内的初期坯壳承受的钢水静压力较其它连铸法要高的多,因此,易发生拉漏。拉裂现象和导致拉坯失败。故拉坯方法成为水平连铸的关键技术之一。
在现有技术中,英国专利GB2105081公开的拉坯方法是“拉-停-推-停”法,该法已为世界普遍采用。日本专利昭56-11143和昭56-11146分别提出了“拉-停-推”法和“推-拉-停”法。它们的特点都是只采用一次反推动作,所有这些方法中,加入一次反推动作的目的,都是为了消除或减少铸坯冷缩时产生的拉应力,防止铸壳产生裂纹。但是由于未对反推的阻力和性质进行全面研究,所以对改善拉漏拉裂现象、提高表面质量还未取得很好效果。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能有效地改善拉漏和拉裂现象,并提高铸坯表面质量的水平连铸拉坯方法。
水平连铸的双反推拉坯方法是基于具体研究和如下认识提出来的:
1.反推量正常时,反推阻力以结晶器内壁与铸壳摩擦力和粘结阻力为主。
2.反推可松脱铸坯与结晶器内壁的粘结点,从而减小拉坯阻力。
3.反推可补偿铸坯冷缩、减少热裂。
4.反推可压涨初期铸壳、减少铸壳与结晶器内壁之间的“气隙”,减少热阻,提高结晶器的导热性能,从而可提高许用拉速。
该发明的具体内容是:利用拉坯参数灵活可调并能实现无间隙传动的水平连铸装置,以周期步进的方式将铸坯从结晶器中拉出,在其每一个周期内安排两次反推操作,即在“拉坯”操作之后紧接第一个“反推”操作,继之“停”,在“停”一定时间后进行第二次“反推”操作。其中第一次反推量较小,其作用是及时补偿“拉坯”过程中的冷缩量,第二次反推量较大,它的作用是除补偿“中停”期间铸坯的冷缩量外、使铸坯松脱,并在铸坯上建立予压力,以减少拉坯阻力和铸坯拉应力。如此反复循环,实现水平连铸拉坯生产。本发明的具体拉坯曲线参见附图。
本发明的优点是:
1.及时补偿铸坯的冷缩,有效地防止热裂。
2.铸坯结晶前沿均匀,冷隔浅,热点厚度大,基本消除铸坯表面折皱缺陷,提高了铸坯表面质量。
3.拉坯阻力减小,铸坯不易拉漏。
4.使许用拉坯速度提高,可提高生产率。
附图为水平连铸双反推拉坯速度曲线。现结合附图加以详细说明。图中,纵坐标表示拉坯速度,正方向表示“拉拔”,负方向表示“反推”,横坐标表示拉坯时间,坐标中心O点标志着前一拉坯周期的结束和新的拉坯周期的开始。首先是进行拉拔操作,其拉拔速度随时间的变化从零升到一个极大值然后又降为零,如曲线〔1〕段。然后进行第一次反推操作,即拉坯速度由零连续地变为负方向的上升,经一极值后又回到零,如曲线〔2〕段。其特征是反推量小,只起补偿拉坯过程中的铸坯的冷缩量的作用。第一次反推之后,进行“中停”操作,即随着时间的增加拉坯速度恒为零,如曲线〔3〕段。中停一定时间后,进行第二次反推操作,即拉坯速度由零向负方向上升,经一极值后回到零,如曲线〔4〕段。该第二次反推的反推量比第一次反推量要大。这样,既补偿了“中停”期间铸坯的冷缩量。又使铸壳和结晶器内壁脱离,并在铸坯上建立予压力,为以后的拉坯操作减少了拉坯阻力和铸坯拉应力。这就完成了一个拉坯周期中的全部操作,接着又开始下一拉拔周期的操作。所有这些拉坯动作均能通过调节拉坯装置及其工艺参数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钢铁公司,未经马鞍山钢铁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5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痔疮药烟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波形板式蒸馏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