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溃疡散外用药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6105579.9 | 申请日: | 1986-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61C | 公开(公告)日: | 1993-10-20 |
发明(设计)人: | 方均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5/02 | 分类号: | A61K35/02;A61K3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阙如生 |
地址: |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溃疡 外用药 制备 方法 | ||
一种新溃疡散外用药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化学药物制造技术。
下肢慢性溃疡系广大劳动人民的常见病,多发病,常因伴有下肢静脉曲张、血液循环障碍、局部营养不良经久不愈。创面细菌感染分泌渗出物多,刺激周围皮肤,创面易致扩大,患者十分痛苦,目前治疗该病尚无特殊疗效药。现在国内临床常用的910,东方1号药膏、五妙水仙膏均系中草药制剂,治疗效果亦不令人满意。治愈率在37.0~55.42%,且有疼痛、出血、有疤痕形成。易感染等付作用。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采用了一种新的制造溃疡散外用药的制备方法,制成了一种系列新的溃疡散外用药,即第一型号、第二型号和第三型号溃疡散外用药。
新溃疡散外用药是由一种具特殊结构的凹凸棒石粘土配以抗菌素、东莨菪碱及地塞米松并经一定的工艺过程制备而成。
凹凸棒石粘土是一种富镁的粘土矿物,于1935年发现于美国佐治亚州凹凸堡,1979年在我国江苏六合县首次发现矿床。它的化学结构式是Mg5Si8O20(OH)2(OH2)4·4H2O,PH中性偏碱,无活性作用,晶体为微晶质,在电镜下呈细长的棒状,棒内贯穿着许多孔道,表面凹凸相间,布满沟槽,具有特强的吸附作用,它着于吸附水分、气体、细菌及毒素。
根据凹凸棒石粘土的特点,经过一定的工艺加工过程,制备成系列的新溃疡散外用药,用于治疗多个不愈合下肢慢性溃疡,疗效显著。下面是10例病例分析:男7例,女3例,年龄最大73岁,最小35岁,病程最长28年,最短3年。溃疡面积最大7×12(平方厘米),最小4×2(平方厘米)。创面均为边缘锐利,表面是灰白色,腐烂发臭,分泌物培养出绿脓杆菌,变形杆菌、链球菌等。有的创面有少量纤维板形成,病理切片均为慢性炎症,无异常细胞发现,X线无骨性病变;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大隐静脉曲张。有1例是腰椎压缩性骨折并发褥疮7年不愈合。用本发明制备的新溃疡散外用药治疗,均获满意效果。快的10次治愈,最慢的一年治愈,一般3-6个月治愈。
下面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制备了三个型号的新溃疡散外用药。
1.第一型号新溃疡散外用药,其制备方法是:取原生凹凸棒石粘土,经烘干、粉碎、过100网目筛,呈粉状。测pH中性偏碱,作细菌检查,细菌数为零,装入瓶内,按常规高压消毒即制成。
2.第二型号新溃疡散外用药,其制备方法是:取第一型号新溃疡散外用药100克,加入1-2克抗菌素,再加5克东莨菪碱即制成。
3.第三型号新溃疡散外用药的制备方法是:取第二型号新溃疡散外用药100克,加入1-2克地塞米松即制成。
若工业上批量生产新溃疡散外用药,配方按比例扩大即可。
下面是用本发明方法制得新溃疡散外用药的治疗方法:
创面用1∶5000新洁尔灭液清洗,每日1~2次。视渗出物多少逐渐减少次数直至痊愈停药。
1.创面清洁者,用第一型号新溃疡散外用药外敷,覆盖敷药以盖满患处表面为宜,加绷带包扎。
2.创面大而深者,用第二型号新溃疡散外用药外敷,覆盖敷药以盖满患处为宜,加绷带包扎。
3.创面有纤维板形成者,用第三型号新溃疡散外用药外敷,覆盖敷药以盖满患处为宜,加绷带包扎。
4.对合并骨髓炎患者加全身用药。
5.静脉曲张严重者应作大隐静脉结扎术。
经过多年来用新溃疡散外用药治疗慢性溃疡,是很有效的,无任何毒付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55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黄瓜洗面奶及其制法
- 下一篇:制造储备式阴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