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摩擦纺纱装置中纱线接头的方法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6105613 | 申请日: | 1986-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5613A | 公开(公告)日: | 1987-04-01 |
发明(设计)人: | 库尔特·洛瓦斯;沃纳·比尔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舒伯特-萨尔泽机械制造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7/882 | 分类号: | D01H7/882;D01H1/135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陶增炜 |
地址: | 联邦德国因戈尔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擦 纺纱 装置 纱线 接头 方法 | ||
1、一种在自由端摩擦纺纱装置中纱线接头的方法,该摩擦纺纱装置包括二个以相同方向驱动且形成一个负压辊隙的摩擦纺纱零件,送入辊隙中的纤维进入纱线成形区,纤维材料以连续纱线的形式从纱线成形区中引出,本发明的特征是输送到辊隙中的纤维被加捻成一束,纤维束在辊隙纵向方向输送,部分离开辊隙,其中纤维束被夹持并被送到卷绕装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在将纱线送到卷绕装置之前从剩余纱线中切除纤维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纤维束已形成之后切断纤维供料,不定期地输送纤维束,部分离开摩擦纺纱零件之间的辊隙,接着夹住且使其前端不转动,再接通纤维供料,新形成的纱线从辊隙中引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作用于辊隙引出侧上的抽吸气流使纤维束局部从辊隙中引出,在离开辊隙之后的纤维束前端暂时紧靠在扭力制动器上然后由制动器将其松开,而后新形成的纱线从辊隙中引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远离辊隙引出侧的侧面产生一股压缩气流,纤维束局部被吹出辊隙以便能被夹住。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何一个所述的方法的装置,其特征是首先有一个输助输送装置,它能把纤维束从纱线成形区输送到摩擦纺纱零件的引出侧端部,其次有一个夹持装置,它能将离开辊隙的纤维束夹住并能将形成的纱线传递到引出装置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夹持装置与一个纱线切断装置相联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夹持装置是可移动的,接受新形成纱线的引出装置是卷绕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何一个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夹持装置构成抽吸管的输入端,抽吸管前面配置有扭力制动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扭力制动器为机械式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扭力制动器是由一个具有高摩擦系数的纱线支承表面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扭力制动器是一个受到负压作用的筛网,在抽吸管处于接收位置时,筛网延伸方向与纤维束输送到抽吸管的方向平行。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抽吸管有一个能使负压交替施加于筛网上或抽吸管输入端的更换位置装置。
14、根据权利要求7或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纱线切断装置为更换位置装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扭力制动器是能与摩擦纺纱零件的纱线成形区相应的楔形。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扭力制动器相对抽吸管输入端是可调节的。
17、根据权利要求9至16中任何一个所述的装置,在远离纤维供料的辊隙内配置有一个纱线成形区,其特征在于,抽吸管的输入端由一个自由空间径向围住。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其传递位置中的调节扭力制动器配置在离抽吸管输入端有一轴向距离的位置上。
1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何一个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采用一个机械式夹持装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夹持装置至少有二个能占有夹持位置和松开位置的彼此可相对移动的零件。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夹持装置构成一个纱线夹子。
22、根据权利要求6至21中任何一个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有一个能置于自由端摩擦纺纱装置和卷绕装置之间纱线通路中的纱线接头装置。
23、根据权利要求6至21中任何一个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夹持装置也是供给自由端摩擦纺纱装置的纱线供给装置。
24、根据权利要求9至18和22中任何一个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用于纤维束的辅助输送装置为抽吸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舒伯特-萨尔泽机械制造股份公司,未经舒伯特-萨尔泽机械制造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56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氟弹性体的共硫化组合物
- 下一篇:动态可变线性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