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别用于输卵管绝育法的外科手术组合器械无效
申请号: | 86105764 | 申请日: | 1986-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5764A | 公开(公告)日: | 1987-01-21 |
发明(设计)人: | 艾尔弗雷德·蒂谢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尔弗雷德·蒂谢尔 |
主分类号: | A61B17/32 | 分类号: | A61B17/3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松龄,章社杲 |
地址: | 联邦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特别 用于 输卵管 绝育 外科手术 组合 器械 | ||
本发明是关于外科手术器械方面的,更具体地说是关于无损伤钳夹人体或动物体组织并通过两极高频电流使组织凝固的组合器械。通过腹腔窥镜操作,这种器械专门用于妇女输卵管的结扎,所以在下文中称其为腹腔窥镜输卵管绝育法。
外科手术早就在人类医学中用于绝育目的,例如,用于结扎妇女输卵管和男子的输精管,当前,我们采用两极高频电流凝固组织的方法。
在两极高频流中,两个电极相对着装置在器械功能作用单元区域(两极钳夹装置)高频电流只在功能单元钳夹住的组织上通过。
为了施行通过两极高频电流凝固组织的腹腔窥镜输卵管绝育法和移去组织,有必要在施用气腹和插入光学器械后,先钳住输卵管,例如,用两极钳夹装置夹住并凝固输卵管,然后移开这器械,用切割器械在输卵管凝固部位切出一部分,并且,更换器械,用镊子从下腹腔中移去切下的部分。
另外如果输卵管的一部分需要切除,则必须切若干刀,这样站着与切割器械的导套呈90°角的方面切割是特别困难的,因为切割装置对于导套来说是刚性不可变形的。这将是极为不利的因为它将导致非凝固部位也被切割并引起危险的流血。另外,为了从腹腔中移出被切下的部分,这个器械必须第三次被更换。
因为如今采用的两极钳夹装置的电极仅有5-6毫米的宽度,输卵管被夹紧并被凝固若干次,所以有时输卵管在其全长度上被不必要地毁坏。
另外,因为这些器械没有使电极停止的功能,凝结经常发生在输卵管以外的附属部位,结果,其组织(在这里是输卵管)将在两极钳夹装置之间达到很深的地方。如果克服这些困难成功地移出组织,这些组织也会因凝固而完全被毁坏。只有通过克服许多困难才能从组织学上确定这些组织或者干脆就不可能确定。虽然国际上广泛要求的为了组织学的确定而移去组织,这通常仍是不可行的因为(1)大大提高了外科手术的冒险性,(2)组织学上确定的正确性是可疑的。
我发明了一种用于腹腔镜输卵管绝育法的组合器械,它克服了上述常规通用器械的不利因素,并且,特别地,能满足以下要求:
1.无损伤钳挟组织而不用相对改变器械功能单元的位置。
2.通过两极高频电流使被钳夹的组织部位安全凝固,其中功能单元互不接通,所以碳化作用不会发生。被钳夹的组织在两点上发生凝固,而在这两点间留下一段基本上非凝固的组织。
3.用同一器械切割凝固的或无血的组织,即不用更换器械。
4.用同一器械钳住基本上非凝固的组织部分,在器械从下腹腔移出之后,容易地从器械上取下核组织部分,以用于组织学上的检查。
5.单独并独立地用同一个器械施行无损伤钳夹,两极凝固,和组织取出的工作步骤。
组合器械也可用于剥离粘连物,切取组织标本,并且,最终无损伤钳夹和采取组织以通过有诊断价值的腹窥镜检查获得一个总体观察。另外组合器械还可用于开放外科手术。
这项任务由组合器械来完成,它结合了无损伤钳夹的所有的功能,通过高频电流的组织两极凝固,在凝固或无血组织部位切割组织,取出非凝固部分的切除组织等功能。另外,它还可能独立地完成上述各个工作步骤。
因为按照本发明,组合器械操作起来既简单又安全,所以所需的时间减少了,手术风险也减到最小。首先,它使得在无须更换器械的情况下能完成一个完整的腹腔镜输卵管绝育手术-即:钳夹、凝固和切割断二个输卵管并去除多余组织-成为可能。必须特别地强调,用新组合器械对组织的切除只适用于凝固区域,因此,出血的危险性大大地减小了。
另外,对切除组织可靠的组织学鉴定也成为可能的了,因为用组合器械得到切除的组织基本上是非凝固的。当在输卵管子宫做手术时,对切除组织的可靠的组织学鉴定是特别重要的。输卵管子宫位于韧带附近。有必要鉴定切除的是输卵管子宫上进行的结扎成功。
有必要对切除组织加以鉴定。
按照当前的发明,这种组合器械有着这样的优点:它使日后重新受精成为可能因为输卵管只在一处与器械宽度相对应的长度上凝固并被截断。结果,正如目前通常的情况一样,输卵管在它的整个长度上并未被损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尔弗雷德·蒂谢尔,未经艾尔弗雷德·蒂谢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5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