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宽带乘法器无效
申请号: | 86105812 | 申请日: | 1986-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03195B | 公开(公告)日: | 1989-02-01 |
发明(设计)人: | 董献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献之 |
主分类号: | G06G7/164 | 分类号: | G06G7/164;G06G7/12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戎志敏 |
地址: | 北京市宽***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宽带 乘法器 | ||
本发明属于电子部件。
已有的乘法器一般采用二极管分段逼近的方法组成。准平方率曲线近来发展为1/4平方器件,分段点增加,在分段点上存在一定的不平滑性,并含有运算放大器等有源部件,局限了频率范围和动态范围,并且为了得到尽可能好的平方率特性,整个系统变得非常复杂。见苏联专利945034。又如1983年6月7日公开的美国专利4387439采用场效应管组成电路,1984年8月21日公开的美国专利4467442采用变量器耦合组成二极管平衡电路,但这两项都仅适用于局部频带和较窄的动态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非常简单的结构,使乘法器近于理想特性,具有宽动态范围和宽频率范围。
图1是一般反向二极管导通曲线与平方率曲线比较。
图2是反向管峰流不同时的曲线。
图3是峰流区互补偿示意图。
图4是反向二极管组成环形电路乘法器。
图5a是环形电路分解图。
图5b是环形电路分解图。
图6是环形电路乘法器对称输入。
图7a是环形电路乘法器分解图。
图7b是环形电路乘法器分解图。
本发明的要点是采用反向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特性作为导通向,并得到过零导通特性,正向导通的“死区”作为截止向使用,相邻对接的两个反向二极管的峰流值互相补偿导通电流,得到近于理想的平方律特性。
下面简述本发明的原理。本乘法器不采用分段逼近的方法,而是直接改善乘法器组件的等效导通电流。使它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单向导通;2.过零导通;3.伏安曲线符合精密平方率曲线。实现方法是采用反向二极管正向导通的“死区”作为截止向使用,将其反向击穿特性作为导通。向使用,并得到过零导通特性。在图(1)中可见,一般的反向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电流曲线,在中间部分能符合平方率曲线,而在曲线的两端偏离平方率的误差较大,为减小这些误差可采用以下办法。反向二极管的峰流值不同时,反击穿电流的上升曲线不同,峰流值越小,电流上升曲线越接近平方率特性,如图(2)所示,所以应用峰流较小的管子。如图4所示,当D1导通电流不接近零点的小电流区,D2管产生峰流,使D1管的导通电流减小,等效电流曲线下部将更接近于平方率特性,事实上当D2管导通时,D3管的峰流将同样起补偿作用,因此D1~D4管是互补偿。反向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的上部,电流增涨可能略大于平方率曲线,因此可以配合适当的回路阻抗,使曲线上升时重合于平方率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献之,未经董献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5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用电冰帽
- 下一篇:连续制造敷铜层压塑料的双带压力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