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带改进操作机构的模铸外壳断路器具有支枢点转移的自动脱扣连杆无效
申请号: | 86105814 | 申请日: | 1986-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5814A | 公开(公告)日: | 1987-02-18 |
发明(设计)人: | 罗伯特·约瑟夫·泰迪斯科;约瑟夫·弗朗克·昌格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屋电气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10 | 分类号: | H01H71/10;H01H5/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王栋令 |
地址: | 美国宾***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操作 机构 外壳 断路器 具有 支枢 转移 自动 连杆 | ||
本发明涉及到一台电气断路器,特别是涉及到这种断路器用的一个操作机构,以及涉及到具有一种自动脱扣连杆系统的一般模铸外壳断路器。
断路器以及特别是模铸外壳的断路器乃是众所周知的先有技术。这种设备的例子已公开在美国专利号如下的说明书中:
2,186,251;2,492,009;3,239,638;35,25,959;
3,590,325;3,614,685;3,775,713;3,783,423;
3,805,199;3,815,059;3,863,042;3,959,695;
4,077,025;4,166,205;4,258,403;4,295,025。
这类模铸外壳断路器都设有可动的触头装置和操作机构,它们是按照保护电路或电力系统免受电气故障而设计的,具体来说是保护电力过负荷状态、较小短路或故障电流状态,以及在某些情况中的设备中保护大短路或故障电流状态。先有技术中的设备利用一个带脱扣装置的操作机构,通过操动一个中心偏离的肘杆机构,在过负荷、短路或故障状态下去分离一对电气触头。至少有一些先有技术设备利用触头的“斥分”条件,即触头的分离先于操作机构通过一个脱扣操作的程序,而快速地遮断大短路或故障电流的流通。
虽然许多先有技术设备已经对电路的故障状态设有有效的保护,但是具有快速、有效和可靠的操作能力的小尺寸的模铸外壳的断路器仍然是需要的。用于控制这种断路器的许多操作机构是需要相当大的操作空间的,而对模铸外壳的断路器则需要一种操作机构,要求它能利用更小的空间而又能提供快速、有效和可靠的操作,以保护电路免遭过负荷或故障电流状态的损害。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路断路器包括有:一个第一电触头;一个第二电触头;用于运动所述的第一和第二触头到“合”位置和到“分”位置的操作装置;所述的操作装置包括一个中心偏离的肘杆机构;所述的中心偏离的肘杆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可动的连杆,它被驱动地连接到所述的第一触头并可绕着第一和第二枢轴转动;所述的可动连杆在断路器的一次脱扣动作期间能够相继地绕着所述的第一和第二枢轴转动。
有利的是,本发明涉及的一台模铸外壳断路器具有的一台操作机构占有比较小的空间,而却能提供快速、有效和可靠的操作,以保护电路或电力系统避免过负荷或故障电流造成的危害。该操作机构包括有自动脱扣、中心偏离的肘杆机构,可以响应过负荷及短路或故障电流条件而分开或闭合一对电气触头。该中心偏离的肘杆机构包括有一对固定的连杆,在它的下部形成一个凹槽,用以收纳一个可转动的支架支撑轴,在它的下部还形成有一个延伸的表面。
该中心偏离的肘杆机构包括有一对上曲柄连杆和一对下曲柄连杆,通过一根曲柄弹簧轴而互相连接起来。该中心偏离的肘杆机构还包括一个整体、刚性可转动的支架,在支架上形成有穿透的第一孔洞,用以收纳可转动支架的支撑轴,以及穿透的第二孔洞,它形成在支架上与第一孔洞空间分开一予定距离处,用以接收一个上曲柄连杆跟随轴。该上曲柄连杆包括有一个凹槽,用以嵌入和保持一对空间分开的轴颈,该轴颈是沿着上曲柄连杆跟随轴的长向而空间分开地在其上面形成的,这样,支架的转动有效地造成上曲柄连杆的相应运动。下曲柄连杆是通过一个曲柄连接轴而固定到一个动触头上的。每个上曲柄连杆包括有一个第一或起始支枢点以便与固定连杆之一的延伸的下表面相啮合。每个固定连杆包括有一个第二支枢点,用以与上曲柄连杆之一的一个上表面相啮合。
当手动扳动扳柄使其物理地被限定在其“合”位置时,该固定的、上部和连杆能造成操作机的一次脱扣操作。当中心偏离的肘杆机构起动脱扣运动期间,上曲柄连杆绕着其第一支枢点转动,使各触头在断路器脱扣操作期间有效地快速分离、其后,上曲柄连杆的支撑从第一支枢点转移到第二支枢点,加速了动触头在断路器中的速度,由此而急速地拉长了在各触头之间的任意电弧,提高了弧电压从而加速电弧的熄灭。
下面将借助实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阐明。
图1为一台模铸外壳断路器的顶视平面图;
图2为图1设备的侧面剖面图,并有一部分剖开以示出里面的细部;
图3为图1设备的部分放大横剖面图,取自图1的剖线3-3;
图4为图1设备的一对电气绝缘指示板的透视放大图;
图5为图1设备的横剖视放大图,取自图1的剖线5-5,表明设备在其“合”和“斥分”位置;
图6为图1设备的局部横剖面放大图,取自图5的剖线6-6;
图7为图1设备的局部横剖面放大图,取自图5的剖线7-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屋电气公司,未经西屋电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5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