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阶梯式连续提胶工艺无效
申请号: | 86105922 | 申请日: | 1986-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5922A | 公开(公告)日: | 1987-03-25 |
发明(设计)人: | 曾国爱;夏志远;何衍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常德市明胶厂 |
主分类号: | C09H3/00 | 分类号: | C09H3/00 |
代理公司: | 常德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可风 |
地址: | 湖南省常***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阶梯 连续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明胶生产过程中的一种阶梯式连续提胶工艺方法。
目前,在我国的明胶厂仍然采用传统的静止提胶法提胶。虽然有的厂曾经采用了在一个单锅内不断加皮、不断加水、不断出胶的连续提胶法,但由于产品的平均质量较差,已停止使用。国外采用六台提胶锅,三个为一组,两组投料间隔1小时,而各组都是胶液在第一锅内循环1小时。再打入第2锅内循环1小时,然后在第三锅内循环1小时,最后放出6%的胶液,这种两组锅合起来可以轮流不断的向蒸发器提供胶液的工艺,实际上对每口锅来说。仍然是间歇的,加之用泵对流循环,造成油脂乳化。使胶液变得混浊,影响质量。国外有将四口锅串在一起同时投料,以一定速度连续不断的向1号锅加入热水,让热水依次通过1号、2号、3号锅,最后从4号锅连续不断的流出5-7%的胶液,因为胶的质量问题,没有成功的应用于生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锅排成阶梯式,利用极小位差让胶液在油层下慢速流动,既不会造成油脂乳化,又加快了出胶速度,且能提高明胶质量的一种阶梯式连续提胶工艺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完成的:根据生产厂的能力,确定提胶锅的大小和数量,把同样的提胶锅分成二组,根据需要,或是分成四组、六组等,每组锅不少于3个,从高到低,排成阶梯式。投料时把锅的组数分成两批,每批的投料时间相隔6-8小时,对于每批的每组锅来说,都是从最高的那口锅开始。把处理好了的猪皮类原料加入最高锅,加水,此时的加水量与原料之比的液体系数为0.85-0.96,接着煮胶。把煮好的胶液放入下一口锅,煮胶。又将胶液放入下一口锅,煮胶。依次进行。煮胶时间根据每组锅的数量而定。如果每三口锅为一组,在每口锅内煮胶时间为2小时左右,温度为50℃~75℃之间,如果每组多于三口锅,煮胶时间可相对减少。最后以每小时适量的速度放出胶液供给蒸发工序。此时的放胶比重为1.003g/cm3-1.008g/cm3。相隔6-8小时后,第二批锅照上述过程开始工作。当第一批锅的胶液供给蒸发工序,供完以后,第二批锅的胶液接着供给蒸发工序,象这样交替供胶液,蒸发工序也就连续不断的作业了。
本发明的优点是:(1)较传统的静止法提胶能使每道胶的提胶时间缩短1-2小时,明胶的分子量分布一般较窄,产品的冻力提高30g以上,粘度提高0.6E以上;(2)与其它连续提胶法相比,可节能并不造成胶液混浊;(3)一、二道胶的比例一般要比传统的静止提胶法高10%,使10%的三级食用胶、工业胶及皮胶提高为一级食用胶,提高了优胶率、好胶率、明胶率、经济效益好;(4)结构合理,操作方便。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是:做成容量为4吨的提胶锅6口,分成每3口锅为一组,每组都排成阶梯式,从最高锅到最低锅,依次有位差。先在第一组最高锅加皮、加水,液体系数为0.9,煮胶2小时。然后将胶液放入中间锅,煮胶2小时。再将胶液放入最低锅,煮胶2小时。以上煮胶温度为50℃~75℃之间。最后以每小时2吨的速度从第三口锅放出胶液供蒸发工序,放胶比重为1.004g/cm3。当第一组最高锅投料后,过6-8小时,第二组最高锅开始投料,加水、煮胶、放胶液,循环上述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常德市明胶厂,未经湖南省常德市明胶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5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自耦减压起动控制器
- 下一篇:液化气瓶手工超声探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