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控制纺纱机的方法及实施这一方法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6105942 | 申请日: | 1986-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5942A | 公开(公告)日: | 1988-03-23 |
发明(设计)人: | 伊格尔·夫拉迪米罗维奇·格恩;维克托尔·帕夫洛维奇·克哈夫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央韧皮纤维工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D01H1/26 | 分类号: | D01H1/2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杭进 |
地址: | 苏联***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纺纱机 方法 实施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纺织工业,尤其是涉及控制纺纱机的方法及能够实施这一方法的装置。
本发明最有效的应用领域是控制在环锭纺纱机或粗纱机上纺亚麻纤维的过程。
本发明的另一可能的应用领域是控制捻线机或粗纱机。
目前的纺纱过程必须有操作者直接参与,负责基本的排除断纱的操作,否则,过程就会中断。因此,当断纱率λ和排除断纱强度μ之间存在一定的可以接受的平衡时,假定过程能正常进行。所选定的λ与μ值的平衡或比值确定了过程的技术与经济评价。然而,由于这两个变量的随机性及其对时间的不稳定性这一选择是复杂的。
众所周知,断纱率λ随时间和空间(从一台机器到另一台)的范围内变化。这是由原料性能不稳定、半成品加工质量及设备条件引起的。另一方面,操作者看护一台机器的工作强度也不稳定,首先取决于在看护时各操作者的技能,他们工作过程中的疲劳程度,以及不同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因此,通过连续地调节纺纱机操作的速度,使之适应纺纱过程的各种条件。操作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来防止断纱率和排除断纱强度的不稳定性造成的所不希望的后果。这可以通过采用自动控制纺纱机操作状态的系统来实现,这些系统通过操作者设定设备的各种速度使设备在给定条件下提供最大产量来监测纺纱机的实际产量、断纱率和实际排除断纱强度。
已经知道的自动控制环锭纺纱机操作状态的方法和装置,能补偿断纱率和排除断纱强度的不稳定性,从而增强劳动生产率和设备产量。
例如,已经知道的一种自动控制纺纱机的方法和装置(参看FR专利No.1,518,876,Inf,Cl.GO7C;1968),在环锭纺纱机上提供了稳定的断纱率。这种方法是测量实际断纱率,比较测量值与预置值,当两值不匹配时改变机器的速度状态。当实际断纱率超过预置值时,机器减速;当实际断头率低于预置值时,速度增加。
进而还知道一种控制纺纱机的方法和装置(参看苏联发明者证书No.438,738;Inf,Cl2DO1H1/26;1974)。最大限度地增加机器产量。这种方法是监测进纱速度和络纱系数在预定的信息采集期,利用这些数据来确定机器的产量。然后,这样确定的产量与前一个信息采集期的产量相比;改变纱的喂进速率,以与两两个连续的信息采集期测量的产量的失配成正比的值增加/减少机器的产量。
实现这一方法的装置包括一个空锭传感器,一个电子控制电路和一个变速驱动器。电子控制电路包括一个总数计数器,一个计时装置和一个带有计算总数(正着数)、例着数和可逆计数器的比较单元,总数计数器的输入端与空锭传感连接器,其输出端与计时装置相连,而计时装置与比较单元的可逆计数器的输入端相连,其输出端与变速驱动器相连。
还知道一种控制纺纱机的方法,包括利用一传感监测空锭的量,以空锭数的某种函数关系来改变纺纱机的喂进速度。
实现这一方法的装置包括一空锭传感器,其输出端与一个存贮器连接,该存贮器通过一个主振荡器与一个控制单元连接,控制单元与一个计时装置和一个延迟元件相连。(参看苏联发明者证书No.478,898;InfCl2DO1H1/26,1974)。
上述两种技术解决方案的缺点是在进纱速度变化时,捻纱值也同样在额定值的10~15%范围内变化。因此,如果断纱率或者排除断纱强度变化较大,捻纱值与额定值与额定值之差很容易达到能允许的变化的极限值,这样不能再对该值进行控制。在这种情况下,机器操作状况的动态控制受到明显影响或根本失效。
与本方法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是一种控制纺纱机的方法,包括测量当时的机器的产量和速度,计算相应于最大产值的机器的速度值,按照这样得到的值来设定机器的速度。
实现这一方法的装置包括一个进纱速度传感器和一个纺纱机工作锭数传感器,它们各自的输出端连接到一个倍增器单元的输入端,倍增器单元与一个最优化单元连接,而最优化单元又与纺纱机的多速驱动器连接(参看SU苏联发明者证书No.438,734;Inf,Cl2,DOIH1/26;197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央韧皮纤维工业科学研究所,未经中央韧皮纤维工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5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