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斥力磁动机无效
申请号: | 86106041 | 申请日: | 1986-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6041A | 公开(公告)日: | 1988-03-16 |
发明(设计)人: | 朱唯争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唯争 |
主分类号: | F03G7/00 | 分类号: | F03G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天津市河***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斥力 动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永磁体相互作用,特别是同名磁极相排斥的发动机。
《有永动机吗?》一书第86页所载磁力永动机的图,我把这一永动机放在附图1的位置,作对比图。并把丁守谦的论证抄录于下:
图的外轮和内轮可以分别自由转动。里面整齐地嵌置许多条形磁铁,不过都是斜放的。……这个永动机就想利用同极相斥的性质。假如外轮固定,内轮可以自由地转动,初看一看,外轮的北极老是挨着内轮的北极,必然互相排斥。又由于都是斜放的,这个相互排斥的力,正可以推动内轮象箭头所指的方向不断地转动。不管转到什么样的位置,北极还是挨着北极,所以可以老是推着内轮转下去,这不就是一个永动机吗?但是仔细观察一下,我们看出这些磁极间的作用并不这么简单。固然外轮的北极跟内轮的北极之间有斥力,外轮的南极跟内轮的南极之间也有斥力,这两种斥力都要使内轮依箭头所指的方向转动。但是同时外轮的北极跟内轮的南极,外轮的南极跟内轮的北极之间都有吸力,这两种吸力要阻止内轮依箭头所指的方向转动。现在看看这些力的大小,假定磁极强度都相同,那么力的大小就看它们之间的距离。一般说来,两方面的北极之间距离最近,所以斥力最大,南极之间距离最远,所以斥力最小,而一方面的北极和另一方面的南极之间的距离适中,所以两种吸力也都适中。假定一个斥力是3,一个斥力是1,而两个吸力都是2,3+1=2+2,结果两方面的力互相抵消,内轮哪里还会转动呢?(书中论述完)
今对上述磁力永动机改造如下:
把每个条形永磁铁都改变为U形永磁铁,两磁极轴向排列,安装方式不变,如图2所示,图中所示,磁北极的反方向没有磁极,南极因磁体弯曲,到达了北极的背后,在北极对北极的背后是南极对南极,即正面是定子北极与转子北极相斥,背面定子南极与转子南极相斥,(斥力方向在转轴的切线方向上)形成两个作用层,两层之间也有互相作用力,即定子北极对转子南极的吸引力,和定子南极对转子北极的吸引力,两个斥力使转子逆时针转动,两个吸引力使转子顺时针方向转动,转子能不能旋转,取决于斥力和引力的合力是不是零。根据丁守谦提供的简单数据,计算如下:两个斥力的作用距离相等,并且都近,是3+3=6两个吸引力的作用距离相等,并且都远,应当是2+2=4斥力为正,引力为负,合力为(3+3)-(2+2)=6-4=2合力不为零,所以这种经过改造的磁力永动机可以旋转并输出能量,
因其利用斥力,定名为斥力磁动机。
附图、斥力磁动机的构造
图1、对比图;图2、立体图;图3、前作用面;图4、后作用面;图5、断面。
1.定子磁铁;2.定子夹板;3.转子磁铁;4.转子夹板;5.转动轴;6.机壳;7.端盖。
说明:1图是《有永动机吗》一书中第86页所载磁铁永动机;2图是对1图的改造。比较两图可见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是:定转子上都有若干块永久磁钢,排列成环形,并且斜放,顷斜方向一致定子磁北极与转子磁北极相对;不同点是:1图中,都是条形磁铁;2图中,都是蹄形磁铁。1图中,定子磁南极与转子磁南极彼此远离;2图中,定子磁南极与转子磁南极相对。在2图中蹄形磁铁的南北极连线必须平行于转动轴。3图和4图表示两个作用层的磁极相斥状态。请注意:在平面图中用矩形表示磁铁,3与4两图中的矩形都少画一条边,这不是忘记画,而是为了提醒阅者注意,在这一边没有磁极,同一蹄形磁铁,其N极在3图中,而S极在4图中。5图表示了安装情况,定转子的所有永磁铁都要安装在两侧的夹板上,定子夹板和转子夹板的正面形状已在1、3、4三图中表示清楚,定子夹板安装在机壳上,或者与机壳是同一铸件;转子夹板安装在转动轴上,转动轴插入两端盖的轴孔中。5图也表示了定子N极与转子N极相对,距离近,定子S极与转子S极相对,距离也近,相反,定子N极与转子S极距离远,定子S极与转子N极距离也远,夹板可以是非磁性轻金属,也可以是软磁性铁质材料,用软磁性材料可以消弱中间的磁场,减少定子转子两极间的作用力。下面表示具体的安装方法。
附图 图6、夹板和机壳;图7、方头套管;
图8、螺栓和台阶的侧剖图。
1.小孔;2.方孔;3.槽;4.键;5、方头套管;6.方头;7.台阶;8.螺栓;9.螺母;10.定子夹板;11.转子夹板;12、机壳内壁凸台;13、轴;14、轴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唯争,未经朱唯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6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然丝光沸石催化合成单萜基醚
- 下一篇:安全吸烟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