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散射镜无效
申请号: | 86106286 | 申请日: | 1986-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6286A | 公开(公告)日: | 1987-03-25 |
发明(设计)人: | 赵小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小琪 |
主分类号: | G02B5/18 | 分类号: | G02B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第二轻工业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贺方亮,贾淑萍 |
地址: | 北京市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射 | ||
本发明属于光学领域内的做为摄影、摄象用特技光学镜头。
以往的此项技术系使用高分子合成材料做为基片,经压铸而成,一般光栅刻度较宽,至少为3毫米,否则达不到效果。高分子合成材料制成的镜片遇热能变形,不耐磨並且表面容易模糊。尤其是没有产生呈彩虹状向四周散射的特殊效果。不能产生一种虚幻感觉,更不能产生扇面状彩虹光芒。针对上述情况,对目前使用的特技镜进行改进。
本项发明是一种能呈现上述彩虹特殊效果的散射镜。本项发明采用无色透明玻璃,先经过切料、割边成型,再经粗磨、精磨、抛光等工序,制成所需的平面玻璃,然后在玻璃两面涂布环乙烷蜡液,环乙烷蜡液由石蜡1000克、蜂蜡30克、松香50克、加热、搅拌、混合、过滤並溶于环乙烷中制成。将涂布环乙烷蜡液的玻璃片干燥后;放在环型刻线机上刻制以镜片圆心为基点的环型光栅线,圆片的中心部位需留直径20毫米透明部位或钻成20毫米孔,目的是能使光成中实外虚散射现象。所刻光栅线的间距A为0.6毫米~1.2毫米、深度为0.02毫米~0.05毫米。光栅线的间距和深度对产生散射光和彩虹现象有密切关系。若间距超过规定不能产生彩虹现象,刻度过深不能产生散射,只产生折射作用,过浅产生晕光使图像模糊。将刻好光栅线的玻璃放在氢氟酸、磷酸、硫酸的混合液中进行腐蚀(混合液比例为氢氟酸70%、磷酸25%、硫酸5%)。腐蚀后用水清除残余酸液,並除去环乙烷蜡液。即可得到具有光栅线的散射镜片,然后再根据实际用途裁制成所需尺寸,並可安装在合金铝制的镜圈上,即可使用。根据实验所采用的无色透明玻璃中以光学玻璃制得的散射镜效果最佳。在晚间使用时除能产生虚幻的散射光芒外,还可出现飞旋而来的球状彩虹光芒。可增加图象的表现力,即“虚中求实”“动中觅静”,产品特点不会磨损、变形,制造方法简便,所用混合酸液可反复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小琪,未经赵小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6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中子屏蔽板布置
- 下一篇:无尼古丁和低尼古丁的卷烟及烟丝